公众账号

二维码 微信扫描关注

民族复兴不以环境为代价——关于复兴的演讲经典篇目

绿萝 2025-06-30 10:28 浏览

  也许我们来看看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就会明白应该重新审视我们走过的路、我们的中国梦。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详细解读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习主席强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主席在讲话中还指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

  回顾改革开放的30多年间,中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这条路上不曾走偏,并且在自己的道路上创造了奇迹: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总体小康,国家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这样的发展总是能够给我们带来无比的喜悦,让我们沉浸在希望之中。可是,这是不是就是中国梦一步步地实现的标志,这是不是就是13亿中国人民所期盼的中国梦?也许我们来看看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就会明白应该重新审视我们走过的路、我们的中国梦。

  还记得2005年在内地刮起的“环保风暴”,30个总投资达1179亿多元的在建项目被国家环保总局叫停,其中包括同属正部级单位的三峡总公司的三个项目。理由是,这些项目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未批先建的违法工程。这样的叫停绝不是偶然,环境恶化无路可退,中国的环境问题早已深深埋下。

  早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淮河流域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流域水体污染日趋严重,最终分别在1989年、1992年、1994年爆发了全流域特大污染事件,1994年7月淮河上游因突降暴雨而采取开闸泄洪的方式将上游2亿立方米水放下来,水经之处河水泛浊,河面上泡沫密布,顿时鱼虾丧失。下游一些居民饮用了虽经净化处理过,但未能达到饮用标准的水后出现了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

  而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到GDP总值的15%,这意味着一边是9%的经济增长,一边是15%的损失率。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恶魔。

  “中国梦”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宣言,回应了社会对国家未来的期盼,道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梦”宏大诗篇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梦”看似宏大,不可触摸,背负着民族复兴的希望,但是中国梦就渗透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内地奶粉不再令消费者如此不安,自来水不再令居民惶恐,外出行走不用担心可吸入污染物,沐浴阳光不用担心紫外线辐射。这就是老百姓心中的“梦”,简单而又朴实,而今却成了十足的奢侈品。当污染换来了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雾霾,当人民基本的生活质量都得不到保障,污染甚至祸及地下水,祸及子孙后代,我们还如何奢谈“中国梦”?

  以牺牲环境换来的经济发展不是“中国梦”,那不过是一些企业家的“发财梦”少数官员的“升迁梦”。一些企业家心里只剩下了利润,就连手无缚鸡之力的婴儿也是他们牟利的牺牲品,个别政府官员的眼中充斥着权力,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早已是蒙上灰尘的雕像,个别人民的公仆为了看得见的绩效置无形的环境恶化于不见。“执政为民,造福一方”公然成了口号。既然政府不能给环境以很好的保证,那我们的环保法又如何呢?中国在环保执法上的两高一低的现状——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恐怕更令人担忧。通常的情况是,环保部门为取证一件违法偷排事件,需耗费50万元,而最终落到违法企业头上的罚款,却只有区区5万元。一些投资数十亿元的特大电站项目,违反环境评价擅自开工建设,最后的罚款也不过20万元。区区20万元罚款,对于一个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这样的处罚力度对违法行为何谈震慑力?一场环保风暴将涉及数十万家企业,由此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大批企业的破产倒闭,大量人员失业,企业成本大幅提高,国内物价指数迅速地突破两位数。而这样的成本由谁埋单?

  “中国梦”需要把党和政府的实干精神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各级政府首先应该负起责任,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监管力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法律作为公正的代名词也必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更不应该只是摆设,全体公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角,每一个公民都要强化生态文明意识,自觉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使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觉醒,“中国梦”才能变成现实。

  中国梦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我们不可否认,也不容放弃。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中国梦时引用了三句诗“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短短三句诗回顾了我们艰辛的历史,却也给了我们展望未来的信心,“中国梦”将于不懈的努力中绽放光芒。

  ——郑美丽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关于复兴

欢迎加我的微信号交流

搜索
同类文章
友情链接
关于 商务 项目 联系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云南守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9003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