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账号

二维码 微信扫描关注

一个法律学子的中国梦——关于复兴的演讲经典篇目

绿萝 2025-06-30 10:34 浏览

  与其说是在缅怀这一位位时代伟人,不如说是在追忆中国梦走过的那每一个历程。

  一个崇尚宪政、独立民主的“中华民国”,是孙中山时代的中国梦;一条结合国情、艰苦探索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毛泽东同导时代的中国梦;一场解放思想、开拓奋进的改革开放,是邓小平时代的中国梦……我们回顾历史的进程,与其说是在缅怀这一位位时代伟人,不如说是在追忆中国梦走过的那每一个历程。

  如今,那个帝国主义瓜分狂潮激荡的年代,已然远逝,中国梦的价值似乎也随之被安稳静好的岁月光辉所掩盖,逐渐沉陷在了全球一体化的流沙之中。曾经,挂在年轻人嘴边的热词是“民主、自由、振兴中华”,而今天,我们记住的却是“吐槽、打酱油和高富帅”;曾经,中国贫穷落后却豪情万丈,今天,中国越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无数年轻人却用“屌丝”和“囧”来形容自己的处境。我们不禁会问,中国青年怎么了?这个时代的中国梦哪儿去了?

  我想,或许是我们忘了,即使没有了硝烟炮火,国际竞赛却远未结束,中华巨龙的腾飞仍需要羽翼丰满的当代中国梦。

  当代中国梦需要伟大文学塑造民族灵魂时,于是,我们收获莫言;当代中国梦需要体育精神诠释活力奋进时,于是,我们收获林丹;当代中国梦需要新闻自由彰显犀利洞见时,于是,我们收获柴静。他们都是当代中国梦的兑现者,我们也都可以和他们一样,成为让中国梦这个抽象的大词变得具体而有质感的人。

  我至今记得自己进入川大法学院,宣读入学誓词时的样子,眼神稚气未脱却带着毫无掩饰的憧憬和无所畏惧的梦想,因为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人生理想竟然可以同祖国的未来息息相关,从那一天开始,我的大学生活就为这耀眼的法治中国梦所照亮。

  法律和语言、风俗一样,是民族精神和共同意识的体现;法治,应当是也必将是现代社会的全民信仰。我选择努力成为一个法律人,将来投身于中国法治事业,是因为我相信,公正的法律,对于这个社会而言,比阳光更为灿烂。

  可同时,接受法律训练的人往往比一般人更多地看到法律的不确定性,往往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现行法条设置的缺漏和法治精神的遗失:去年宪法三十而立,可诸多人权仍只是空头白条;公益诉讼明确入法,可实际运行仍困难重重;环境法修改草案艰难面世,可进步空间之小,实在令人失望……可即使如此,我仍然相信,只要灯光一盏一盏地打开,黑暗就会一点一点地消失。正因为如此,我才更明了法律人所肩负的年轻使命。

  一个好的法律人,不应当仅仅是熟悉法条和诉讼程序的工匠,而更应当是胸怀正义、兼具开阔的知识视野、政策视野和人文情趣的大家;一个崇尚法治的社会,表达诉求的方式是通过法庭公正理性的审判而不是诉诸暴力与抵制,我们会为弱势群体的尊严和权利而战,同样也为重塑司法权威而战,我们安心地生活在法治的阳光下,不担心“行政强拆”,不惧怕“钓鱼执法”,不会去质疑法院是正义的缔造者和守护神。

  没有经过现实淬炼的梦想只是空谈,我知道,现实人生和物质社会将以怎样的世故平庸来消磨这曾经的浪漫与绚烂的情怀,但我更知道,正是在这个随处充满怀疑和否定的时代,信仰与坚守才更加显得弥足珍贵;我也更相信,年轻人都应该有一股绝不退缩的傻劲,宁愿跑起来被绊倒无数次,也不要规规矩矩地走一辈子。

  因为这个梦想,我知道,在川大法学院学习的每一刻都将交织成为一段光荣的旅程;因为这个梦想,我知道,这4年大学生涯会让人怀念的,不是那些窝在寝室打一整天电子游戏的日子,不是上课时玩手机发微博的日子;而是那些研学到深夜,累得趴在桌上都能睡着的日子,是那些在挑战知识极限的竞赛中与团队同甘共苦的日子,是那些亲眼看到自己在一点一点靠近梦想的日子。

  正是我们每个人的小梦想小期盼汇集在一起,共同铸就当代的伟大中国梦,共同重塑着祖国的未来道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应当有坚定不移的中国梦,都应当拥有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职业选择,别让“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情怀在这个时代沦为笑谈,别为了适应社会以求生存而轻易抛弃了对当代中国梦的坚守。

  ——梁晨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关于复兴

欢迎加我的微信号交流

搜索
同类文章
友情链接
关于 商务 项目 联系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云南守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9003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