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账号

二维码 微信扫描关注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关于古风诗词的演讲经典篇目

徐亚凤 2025-10-09 13:29 浏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千写景。本诗前两句叙事,后两旬写景,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清意托付江水,让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情与景自然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友情是真挚而宝贵的,朗诵时要真切地感受到诗人与友入天长地久的友谊,读出恋恋不舍的感觉,感情真挚,语气深沉。

朗读者:陈婕

东台市星星之火语言艺木中心创始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解析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诗中“以景寓情、离而不伤”的送别诗典范。全诗四句以“送别”为线索,前两句叙写送别的地点、时节与友人去向,透着春日送别的明快;后两句聚焦“孤帆远影”的目送场景,将对友人的不舍藏于长江天际的壮阔景致中。诗人没有直白抒发离愁,却以“碧空尽”“天际流”的开阔意境,让离别之情既有恋恋不舍的真挚,又有“海内存知己”的豁达,做到了“情藏景中、余味无穷”,成为千古传颂的送别绝唱。

开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以简洁的叙事勾勒送别的核心要素,既点明场景,又暗含春日的明媚与友人出行的洒脱。“故人西辞黄鹤楼”明确送别的地点(黄鹤楼)与人物关系(故人,即孟浩然,二人情谊深厚),“西辞”二字暗含方位——黄鹤楼在武昌,扬州在东南,友人向西告别黄鹤楼后往东南行,简洁中藏着地理细节;“烟花三月下扬州”则是全诗的“诗眼”之一,“烟花三月”四字将春日的绚烂写到极致——三月的江南,繁花似锦、烟雨朦胧,既写出时节的美好,也为友人的出行增添了浪漫色彩;“下扬州”的“下”字轻快,既符合长江东流、顺流而下往扬州的地理态势,也透着友人赴江南胜地的畅快,没有离别常见的沉重,反而带着对美好旅程的期许。朗诵时需传递出“明快中的不舍”,语气可稍显舒缓,“烟花三月”四字读得温润明媚,凸显春日景致的美好;“下扬州”的“下”字略轻快,却在尾音处稍作收缓,藏住诗人目送友人离去的初起牵挂,让开篇的叙事既清晰又含情。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笔锋一转,从“叙事”转向“写景”,以“目送孤帆”的动态场景,将离别之情推向深沉却开阔的境界。“孤帆远影”聚焦送别的核心视觉——友人乘坐的船只渐渐远去,只剩一叶孤帆的影子,“孤”字既写实(江面辽阔,船只显孤单),也暗喻诗人目送时的孤独感;“碧空尽”则写船只远去的极致——孤帆的影子逐渐变小,最终消失在碧蓝的天空尽头,“尽”字带着“望断天涯”的执着,仿佛诗人站在黄鹤楼边,久久伫立,直到再也看不见友人的船影。“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目送后的景象,友人的船已消失,眼中只剩长江水滚滚东流,一直延伸到天边,“唯见”二字强化了“只剩”的空旷感,而“长江天际流”的壮阔,既写出江水的磅礴,也暗喻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如江水般绵长,没有因船影消失而停止,反而随江水流向远方的扬州。这两句以“景”代“情”:没有“我想你”的直白,却以“望到帆影尽、只余江水流”的动作与景象,将恋恋不舍的真挚情谊藏于其中,既不悲戚,又尽显深厚。

朗诵时需紧扣“恋恋不舍”与“意境开阔”的平衡:“孤帆远影碧空尽”的“远”“尽”二字可适当拉长音长,模拟船只渐远、视线追随的过程,语调沉缓却不压抑,传递出“久久凝望”的执着;“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唯见”二字稍作强调,突出“只剩江水”的空旷,“天际流”三字语调舒展,带着江水绵延不绝的悠长感,让声音中既有送别后的淡淡怅然,又有“情谊如江水绵长”的豁达,避免陷入离别诗常见的悲苦,贴合李白豪放洒脱的诗风与二人“君子之交”的深厚情谊。

从创作背景来看,这首诗写于李白与孟浩然的壮年之交——彼时孟浩然要去繁华的扬州,李白在黄鹤楼为其送别。二人同为盛唐诗人,彼此欣赏,这份送别没有“儿女共沾巾”的伤感,反而带着对友人旅程的祝福与对情谊的笃定。诗中的“烟花三月”“长江天际”,既是对江南春日的赞美,也是二人豁达心境的投射:真正的友情,不会因距离而消散,反而如长江水般,跨越山海,绵延不绝。

即便今日读来,我们依然能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想象出黄鹤楼边那场春日送别——诗人伫立江边,望着友人的船消失在天际,江水滚滚东流,情谊也随之流淌。这便是这首诗的魅力:它以最壮阔的景致,写最真挚的离别,让“送别”不再是伤感的代名词,而是成为“情谊绵长”的见证,让每一个经历过离别的人,都能在诗中找到那份“虽离别,却心安”的温暖与力量。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古风诗词

欢迎加我的微信号交流

搜索
同类文章
友情链接
关于 商务 项目 联系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云南守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9003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