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账号

二维码 微信扫描关注

五月的鲜花——关于经典散文的演讲经典篇目

徐亚凤 2025-10-23 11:38 浏览

五月的鲜花

光未然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

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

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

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

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熬煎!

失掉自由也失掉了饭碗,

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

敌人的铁蹄越过了长城,

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

亲善”!“睦邻”!!卑污的投降!

忘掉了国家更忘掉了我们!

再也忍不住满腔的愤怒,

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

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

歌:

震天的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生于湖北老河口。出版的诗集有《雷》《五月花》《光未然诗存》等。19358月,光未然创作了一出独幕剧《阿银姑娘》,《五月的鲜花》就是这幕剧的序歌,谱曲后在抗战中广为传唱。

《五月的鲜花》是光未然于19358月创作的一首诗歌,原为其独幕剧《阿银姑娘》的序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创作背景:1935年,光未然以东北同胞的抗日斗争为背景,创作了独幕话剧《阿银姑娘》,并写下了序诗《五月的鲜花》。同年年底,北平东北大学音乐老师阎述诗得到剧本,有感于诗的内容,当天就完成了谱曲工作。这首歌在流亡学生中、抗日战场上广泛流传,推动了抗日救亡形势的发展。

诗歌内容:诗歌开篇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以浪漫的抒情笔调,让志士的鲜血与五月的鲜花互为表里,交相辉映,彰显出一种悲壮之美,赞美了东北同胞反抗日寇殖民统治的爱国精神,并表达了对抗日烈士的深切悼念。接着,诗歌概述了当时国家的严峻局势,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熬煎倾诉了东北同胞亡国奴生活的悲惨,敌人的铁蹄越过了长城,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则揭露了日寇入侵中原以及当权者的不抵抗政策。最后,诗人期待着再也忍不住满腔的愤怒,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希望能唤起被压迫者,一起挥动拳头,抗击日本侵略者,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

艺术特色:诗歌采用了四行式自由体新诗的形式,结构完整,句式均齐,音韵和谐,语言流畅,可诵可歌。诗中运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如将敌人的侵略与当权者的歌舞升平进行对比,以五月的鲜花象征抗日志士的牺牲精神等,使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鼓动性。同时,诗歌的情感真挚深沉,从对烈士的悼念,到对亡国奴生活的同情,再到对侵略者和投降者的愤怒,最后到对反抗的期待,层层递进,情感逐步升华。

影响:这首歌颂抗日志士、反对卖国投降的歌曲,在爱国学生运动和各界救亡运动中产生了很大影响。1959年,作曲家瞿希贤把《五月的鲜花》选作电影《青春之歌》的插曲,使其再次广泛传播,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经典散文

欢迎加我的微信号交流

搜索
同类文章
友情链接
关于 商务 项目 联系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云南守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9003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