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接受艰苦磨难精神——关于奋斗演讲经典篇目
绿萝 2025-04-07 11:56
浏览
次
贫困,困扰着不少人。尤其是中国进入商品经济,贫富两极分化更为严重,城乡差别显著,给一些贫困家庭的青少年在求学深造方面,不可避免地带来了难题。
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分子,你如何在困境中奋进呢?我们觉得下面的故事是很有启发性的。
据报载,甘肃省宁县瓦斜乡永吉村的16岁少年李勇,因为哥哥离家出走,姐姐嫁人。母亲病逝,家中只剩下他和瘫痪的父亲。生活困顿并没有影响他求学的志向。虽然没有亲戚朋友肯帮他,但他包揽了家中的所有家务,并挤出时间钻研功课,终于在1995年5月参加庆阳地区化学奥林匹克赛获三等奖;参加全国化学奥林匹克赛获甘肃赛区一等奖、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同一年,考取了庆阳师范学校。
但接到录取通知,意味着他有更大的困难需克服:一是交学费;二是照顾父亲。此情此景,就是铁汉也会流泪。李勇只能咬紧牙根,迎难而上。他变卖了家中值钱的农作物,换来1000元钱,然后用板车推着父亲上学了。到了学校,他未去报到,而是先到校园附近的偏僻巷子以每月40元租金租了一间房子,然后开始自己半工半读的艰辛拼搏。上学,他不迟到不早退。下课,他要照顾屎尿失禁的父亲,并利用节假日租借三轮车载运货物,接送旅客,积攒生活费。由于他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行动,终于和他父亲坚强地活了下来,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他的学业。
朋友们,虽然我们目前的生活或许比李勇好很多,但谁敢保证今后的生活都是一帆风顺的呢?古语有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必须从小磨炼自己吃苦的意志,以适应将来变幻莫测的情况,做到有备无患啊!但现在的青少年,有不少不注重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味沉浸在娱乐地享受中,变成了温室的幼苗,经受不了风吹雨打,生活能力极低。据报载,某学生以高分考入了北京一名牌大学,但开学不到两星期就要求辍学,原因是生活不能自理。这是多么令人痛心啊!
我们要向伟大的人物学习,学习他们自觉接受艰苦磨难的精神。如毛泽东同志早在学生时代,就抱定了改造社会的雄心壮志。但他深知选择这样的人生道路将会充满艰难困苦,便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道,开始了严格的磨炼。
那时,古代斯巴达的勇士是他们崇尚的偶像,每天清晨起床他们便像斯巴达战士一样用一盆凉冰冰的井水浇身,而且不分秋冬,终年不辍。骄阳似火时,他们脱掉衣衫,赤膊站在烈日下进行太阳浴;大雨倾盆时,他们甩掉外衣,接受瓢泼般的洗礼;大风飞扬时,他们就敞开胸怀,迎风站立,进行风浴。岳麓山更是他们经常光顾的地方。他们或者在山顶面壁冥坐,或者在林中大声呐喊奔跑,或者在山下的池塘中奋臂击水。
后来,毛泽东在《新青年》中发表了他第一篇文章《体育之研究》,给世人留下了“文明本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名言。其实,这也正是他学生生活的真实概括。我们要学习毛泽东同志敢于挑战艰苦生活的思想,尤其是青少年,当你面临家庭的困境,应该自觉地坚定自己磨难的信念,付诸行动,渡过难关,胜利完成自己的学业,迈向成功。
——张博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