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账号

二维码 微信扫描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朗诵 > 朗诵题材 > 现代诗歌 >

《再别康桥》朗诵辨析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作者简介: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等。浙江海宁硖石人(今嘉兴市海宁市硖石街道人),中国现代诗人、作家、散文家新月派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济南号”邮政飞机北上,途中因大雾弥漫,飞机触山,不幸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创作背景及朗诵提示:这首记游诗作于1928年11月,是徐志摩第三次赴欧洲旅游并在归国途中写下的。康桥是当时对英国剑桥的音译。
《再别康桥》的美学价值在于诗人通过自己的“康桥理想”营造了一个世人向往的“精神桃花源”。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诗人的“彩虹梦”里得到某种感情寄托。正如诗人在《吸烟与文化》一文中所言:“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诗人的甜蜜幸福是有原因的:一是因为母校是开启作者文学性灵的地方,二是和人艳如花的林徽因有一段纯净的感情。
  1921年,徐志摩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遇到一代才女林徽因,于是浪漫多情、已有妻室的他悄然发起了进攻。林徽因为了躲避徐志摩,和父亲商量之后不辞而别回国了。而诗人也很看得开,并没有把这段情事放在心上,只是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徐志摩《偶然》罢了,“不带走一片云彩”正是作者当时最真实的情感表白。
  况且写作此诗的时候,作者正在经历另一段情感纠葛。1924年,作者遇到了自己好友王庚的妻子、风华绝代的陆小曼。交往中,二人擦出了爱的火花。1925年,为躲避这种畸形的感情,作者很理智地再次出游欧洲,但陆小曼的一封“病重速归“的电报又让作者不顾一切地赶了回去。1926年婚后的两人,其实生活并不和谐,徐父不仅不接纳陆小曼,还断绝了他们的经济来源。但陆小曼却跳舞、打牌、吸食鸦片……过着挥金如土的日子。生活的拮据,逼得徐志摩四处打工挣钱,一年挣五百多块银元仍然人不敷出(那时一般人的全年收入为五块银元左右,劝告妻子无效的情况下,争吵自然是难免的。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28年,作者又一次来到了英国。当故地重游的时候,自然会勾起作者幸福的回忆:想起了林徽因的温馨,想起了狄更生的帮助,想起了母校的快乐时光……
  由此可见,归国途中的离愁,萦绕心头的不仅有第一次来欧的美好回忆和第二次赴欧的悄悄别离,同时也有第三次来欧之前的种种不快,这种不快中或许还夹杂着关于陆小曼与翁瑞午的流言盐语……我们不难猜测,徐志摩此时的心情就像打翻了五味瓶,新愁旧忆交织在一起,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首诗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作者那时的矛盾心情。不过,这种难以言表的心态,作者自然是极力控制的:都是自己“惹的祸”,怪不得别人。所以作者并没有让对母校眷恋之下的“离愁”在作品中任意溢出,而是透过秀丽的诗句让它轻轻地飘散出了一股略含清香的苦味。
  从目前解读这首诗的有声作品来看,主要表现为“忧伤”笼罩一切。原因大概源于朗诵理论的“缺陷”和对作者、背景、文本的错误理解。
  现实中有些人把这首诗朗诵得“愁眉苦脸”甚至是“痛苦不堪”。根源之一很可能在于不明白作品感情基调的作用。感情基调是让朗诵者来更好地体会把控作者行文时的“心态或心境”,防止情感跑偏的,不是作为具体的情感来抒发的。这正如画作中的主色调,但并不排斥其他色彩的存在。
  诗文的第二、三、四、五节分明是诗人对美景的留恋与向往,对美梦的幸福憧憬,很好地表现出了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怎么可以用“无限的愁苦来代替呢?从写作技巧来说,不正是这种美好回忆才为第六节梦醒之后的愁绪发展到顶峰做好了充分的铺垫吗?
  所以对这四节的情感处理应是愁苦心态控制之下的向往和欣喜之情。无论是“愁”淹没了“喜”,还是“喜”摆脱了“愁”,这两种极端都是不对的。愁绪满篇的朗诵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
  诱发许多人“误读”这首诗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对诗人的爱情故事和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及对语句“揉碎在浮藻间”的过多联想。
  作为没有多少生活阅历的富家子弟,诗人对当时中国的现实确实是不满的,因为他喜欢生活在英国这种现代社会的模式里。但诗人的性格特点和优越的家境以及事业的顺利决定了他对现实的中国只是漫不经心的关注,做不到像闻一多回国时那样的痛心疾首。
  另外,“揉碎”二字恰到好处地描绘出了--“天上的彩虹穿过榆树浓密的绿荫映人清澈的潭水,潭中五色斑斓,像梦境般幽美”的画面。下文寻梦时打捞出的一船“星辉”实际上就是揉碎在水里的天上虹。这个非常巧妙的伏笔与照应,可以说生动地表现出了诗人的浪漫性格,故把“揉碎”词和当时的“现实”联系起来是没有道理的。
  因此,用忧愁贯穿全篇是对作品意境的伤害。像徐志摩这样一个一生都在追求“爱、自由与美”的人怎么可能让他的传世之作酒向人间都是“
”呢?试问某些“苦大仇深”的朗诵解读,作品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跑到哪里去了,“清丽、柔美、飘逸”的艺术风格如何表现得出呢?
舞台效果
图片1/ 图片2 /视频
 
关于 商务 项目 联系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云南守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9003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