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工作总要有人来干——关于劳动的演讲经典篇目
绿萝 2025-07-03 11:28
浏览
次
让遗容好看一点,让亲人觉得死者走得很安详,我心里就很满足。“说实话,刚上班那阵,我一个人根本不敢进车间,看见死人都害怕,也就是偷偷地躲在师傅的背后瞄几眼。”李桂红对刚参加工作时的情景还记忆犹新。
1984年,19岁的李桂红被分配到山西省阳泉市殡仪馆工作,做搬尸工--往火化炉里搬遗体。直到今天,她还在殡仪馆做这项工作,是唯--位一直工作在第一线的女同志。
“看到大家都在忙,也不能老站着,只能硬着头皮干。”除搬遗体外,火化、收骨灰,样样都得来,李桂红慢慢习惯了殡仪馆的日常工作。而对她来说更大的考验在后面。2003年6月,阳矿务局三矿发生重大事故,李桂红他们奉命连夜赶到。现场遗体全部都是黑乎乎的尸骨到处散落。给死者剪开衣裤擦洗身体,李桂红要尽量使这些残缺的遗体恢复自然和完整。“死者的父母、妻子、孩子,都已悲痛欲绝,我要尽自己的力量,让他们到现场后能看到一个相对完整的亲人尸体,少点痛苦。”说这话时,李桂红有些哽咽。在现场待了两天两夜后,李桂红才拖着疲倦的身体回了家。
在殡仪馆工作不像有人说的胆大就行,还要求李桂红他们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不能有一点闪失,一旦出现差错,后果无法挽回。“比如烧错了遗体怎么办?人家家属会是啥心情?摔坏了遗体,亲友们能原谅你?将心比心,咱能理解。”李桂红总结她的工作是要“胆大心细、脾气好”,在火化现场,死者家属的情绪很容易激动、失态,她被误解是经常的事。“面对送葬来的人,我要格外的注意,毕竟是丧事,很多人心情不好,说话声音大了,人家还以为你在要态度呢。即使被无端地谩骂、推搡、拉扯,我也只能忍让。”
近几年,李桂红不仅干着火化工,还兼着给遗体整容的工作。她经常要低头凝视死者那一张张容貌各异的脸,理发、用酒脸、洗脸、刮胡子……一道程序都不能少,用粉饼、胭脂让每具冰冷的面容都显得红润有色。“让遗容好看一点,让亲人觉得死者走得很安详,我心里就很满足。”李桂红工作的认真仔细在殡仪馆是出了名的,死者的家属都对她的服务很满意,而自己的家里人却是有些“怨言”
按照阳泉的习俗,大年初二是出嫁姑娘回娘家的日子,李桂红已记不清有多少个年初二是在殡仪馆过的了。过年前死去的人,一般会等到过了大年初一再来火化,因此年初二,他们一般会比较忙。“父母一开始很不理解,唠唠叨叨地说'就你忙!殡仪馆里又不是就你一个人!”李桂红神情有些黯然。职业的特殊要求使殡仪馆的职工没有法定休息日,一年 365 天都得上班。“我们基本上没有节假日。平常倒也无所谓但过节的时候,看着别人家团团圆圆、欢天喜地的,心里还是挺不好受的。”她的眼圈有些发红。说起家里人,她的话多了起来:到殡仪馆工作了几年后,李桂红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咱当时长得也不赖,也想找个'好单位’的对象。一开始谈了几个,一听我是殡仪馆的,有的人脸色马上就变了,'啊!烧死人的!’就没有了下文。”后来她干脆不到外面找了,把目光锁定本单位与自己一个岗位的年轻人。“都干一个工作,相互理解支持,踏踏实实地过日子,蛮好的!”
她说,“好在我和我爱人都从事这类工作,彼此都很理解,心里郁闷难过的时候,我就对他讲,这个工作总要有人来干,我们既然干上了,就好好干安心干吧。”
就这样,李桂红安心地在搬尸工岗位上坚守了23年,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
对自己获得的荣誉,李桂红有点不好意思,“咱啥也没干,没啥可说的。”说这话时她一个劲地搓手。
——李桂红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 搜索
-
- 同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