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账号

二维码 微信扫描关注

中国科技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中学版)——关于党政祖国的演讲经典篇目

吴健溪 2025-08-17 09:48 浏览

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在奔跑,世界即将迎来的,必是一个“与天不老”的少年中国,一个“为人类造幸福”的青春中国,一个“富裕代替了贫穷”的可爱中国。

科技走进新时代

智慧城市

自从 2008年以来,我国开始了智慧城市的探索。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某种程度上说是对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一次考验。

在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2月中旬,深圳就已控制住局面。要知道,深圳防疫其实很难,在深圳的外来建设者中,湖北人占 12.62%。然而,面对大批量复工,深圳还是稳稳地保持了抗疫优势。这是为什么?让我们来探究一下这座千万人口大城市中的抗疫“黑科技”吧!

1月23日,广东省率先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2天后华大基因生产出10万人份检测试剂盒成品。太快了,不愧是深圳速度!检测试剂有了,口罩还不够啊。2月,汽车公司比亚迪援产口罩和消毒液,仅用48小时就建了一条口罩生产线,日产口罩多达500万只,日产免洗手消毒凝胶也达到30万瓶……

国家需要什么,深圳就造什么,这种社会担当,没有科技进步的加持,就难以实现。疫情期间,处于“重灾区”的温州市人民医院来了一批驰援的“小护士”。它们不穿防护服,不戴口罩,按时给各个病房的病人送药、端饭,空了还陪病人唱歌、唠嗑。医院的消杀工作交给它们很放心。这些名为“欢乐送”的智能配送机器人,来自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

还记得 17年前,医护人员以身躯与病毒相搏:17年后,我们国家“用科技守护生命”!

在深圳,车辆往来登记通过无人机带来的二维码扫码完成;生病不想去医院,打开App,动动手指就能连线专家医生问诊;利用大数据对疫情发展和人员活动进行分析,准确锁定其同行人员;疫情期间想要提取公积金,不用去政务大厅,手机上一键“秒批”。

智慧农业

未来的农业是怎样的?走在田间小路上,一群无人机正忙碌着,有的施肥,有的浇水,有的喷洒农药有的到处拍照,还有一些往返于农田与充电站之间。几位农民伯伯面带微笑,一身轻松地坐在指挥站,面对着有曲线、数据图像和各种数字按钮的大屏幕,时不时查看各个板块。屏幕中心是个智能大管家,不时向农民伯伯提出工作请示。科学技术把人类从繁重的农田作业和管理中解放出来。

生态文明建设:让百姓生活更美好

生态引领,摆脱贫困,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毛南族“十谢共产党”

毛南族过去叫“毛难族”,意为“受苦受难”的民族,1986年改为毛南族。毛南族居住的地方“石头缝里种粮食,七分种三分收”,发展产业难;“秋冬严重缺水,喝水靠天”,基本生活苦;“出行爬坡上坎,一里挂九梯”基础设施差。政府投入7.2亿元,新建和修缮毛南族聚居地区的校园,毛南族贫困家庭学生100%受惠于教育资助政策。近年来,政府坚持生态引领,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发展新路径,大力发展桑蚕、香猪、菜牛、油茶等特色产业,实施“旅游兴县”发展战略依托“毛南族发祥地”文化品牌,挖掘毛南族语言、山歌傩面、花竹帽等特色文化资源,让群众在保护民族文化中获得经济利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毛南族贫困群众特色产业覆盖率将近100%,依靠特色产业致富的故事在毛南山乡不断上演。2020年5月,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

面对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自发竖起10块宣传牌,上面写着《十谢共产党》的歌词。毛南族群众正用歌声颂党恩,用实际行动再接再厉,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兰州“蓝天工程”造福百姓

兰州,全国唯一一个黄河纵向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因山川秀美、瓜果丰硕而得名,更因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而举世瞩目。21世纪以来,蓝天成了“稀缺品”。兰州更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就戴上了“黑帽子”——兰州在全国的空气指数表中排在末尾,属于“全国重污染城市”。兰州市民曾这样形象地描述自己生活的城市:晴天和阴天一个样,太阳和月亮一个样,鼻孔和烟囱一个样麻雀和乌鸦一个样。

2013年以来,兰州市全面落实“大气十条”(《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空气质量得到较大幅度改善,退出了全国十大重污染城市行列,“兰州蓝”正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亮丽名片和新常态。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兰州考察时,称赞黄河沿线风景:“都说江南好,黄河沿线之滨也很美嘛很舒适。”这是对兰州生态环境的肯定和赞扬。这句话和“兰州蓝”刷爆了兰州人的朋友圈,兰州也成为全国人民热衷打卡之地。

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而今迈步从头越,砥砺奋进新时代

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完整独立民族团结振兴、社会公正和谐、人民幸福安康……中国青年你们准备好了吗?

倪俊:一个青年的汽车报国梦

1992年出生的倪俊,如今是北京理工大学的一名老师。他有一个“汽车梦”,一个让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的梦。

2016年,倪俊和他的团队研发无人驾驶赛车,当听说其他国家也在研发,他们就暗下决心要争个“第一”--让世界第一辆无人驾驶赛车由中国人研发出来。他们没日没夜地熬了很多天,终于研发出世界第一辆无人驾驶赛车。倪俊说:“其实我们团队经常会做这样的一些事,为了我们的信仰,我们不惜一切;为了我们的国家,我们更不惜一切。”

陈逍:携笔从戎,解甲续歌

中国传媒大学的陈逍,从小就有个军旅梦。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在进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几个月后,毅然来到军营成为一名海军士兵。

从理想到现实,首先要经历的是吃苦这一关。冬天室外气温低至零下20摄氏度左右,新兵在室外站军姿练队列,进行作战能力和体能训练。严苛的要求让陈逍的身体素质有了很大提升。在部队,陈逍发挥自己的特长,先后完成500余篇新闻报道、700余次摄像和录像保障任务,录制专题广播300余期、视频新闻80余期、专题汇报片10余部……陈逍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和战友们的认可。他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士兵。

军营里的宣传兵回来后又成为校园里的传媒骨干。陈逍在校党委宣传部担任摄影助理期间,其摄影作品入选“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拓展阅读

你的梦想有多雄奇,中国就有多美丽

青年、国家、时代,是形影相随的铁三角,是彼此助推的浪涛。或许你会说,遍地黄金的日子过去了,低垂的果子已经没了。不可否认,高强度竞争、快节奏生活、攀升的房价是一面透镜,会放大焦虑,矮化梦想。但反过来看,祖辈父辈的逐梦路上,饭盒里何来超级稻?绿皮车哪能开到每小时350公里?日记本里何曾有过“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我们无须掩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为它就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那时你几岁?在做什么?以此倒推,今天你的使命是什么?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党政祖国

欢迎加我的微信号交流

搜索
同类文章
友情链接
关于 商务 项目 联系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云南守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9003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