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妮——关于经典散文的朗诵经典篇目
绿萝 2025-09-18 14:36
浏览
次
收获时节,鲁南山区的小村里降生了一个小女孩。沉浸在丰收喜悦中的爸-爸望着场院上全灿灿的麦穗笑着说:“咱妮儿有福,就叫福妮儿吧!”
福妮转眼七个年头过去了,小福妮儿到了上学的年龄,望着村里一样大的小伙伴们都背上了书包,小福妮儿对妈妈嚷到:“娘,我要上学,我要读书!”可是小福妮儿哪里知道,爷爷去世时欠了一屁股的债,爸爸上山砍石又砸伤了双腿,家里生活的重担都落在妈妈一个人的肩上。妈妈不忍心让女儿失望,抚摸着福妮儿那齐耳的短发说:“福妮儿啊,啥时候你的头发长到齐腰那么长,娘就送你去上学,啊!”
盼啊,盼啊,小福妮儿在企盼中又度过了两个年头,当她终于发现自己拥有一头齐腰的长发时,她再也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对妈妈喊道:“娘,你看我的头发,我可以上学读书了!”
妈妈再也不忍心欺骗天真的女儿了,她一把抓起篮子向山上走去,那正是酸枣成熟的季节,漫山遍野都是红红的耀眼的酸枣,妈妈采啊采,摘啊摘,突然她眼前一黑,从山上掉了下去!
当人们把她抬回村子时,小福妮儿趴在妈妈的身上哭道:“娘,我再也不上学了,我不读书了,娘——”
笫二天,在通往城里的路上,走着一个梳着短发的女孩儿,手里托着一条长长的辫子,两眼呆呆地望着前方,有人说:“那就是福妮儿!”
这个故事很悲伤,整体基调是沉重哀伤的。"咱妮儿有福,就叫福妮儿吧!”这一句是爸爸对福妮的出生感到开心,气氛是热闹幸福的,朗诵时语气要兴奋,声调较高。“娘,我再也不上学了,我不读书了,娘——”是妈妈死后小福妮的话,气氛悲伤,应该用带着哭腔的声音表现,"娘——”可以喊出来。但要注意,朗诵不是话剧表演,情绪不能过于外泄,朗诵者作为文章之外的客观角色要在心里有明确的定位,不能把自己完全定位于“剧中人”而进行完全的情感宣泄,对话语言和叙述语言要有明显区分。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