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关于古风诗词的朗诵经典篇目
绿萝 2025-10-24 17:28
浏览
次
满江红
[宋]岳 飞
怒发冲冠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②,八千里路jìng云和月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④,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⑤。
【注释】
①冠:帽子。②尘与土:比喻微不足道。③云和月:形容日夜、阴晴的变换。④靖康耻:靖康之变的耻辱。靖康之变,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此事件代表着北宋的灭亡。⑤天阙:指皇帝的宫殿。
这首《满江红》慷慨而悲壮,充分抒写了岳飞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其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一句,对今天的我们尤其有启发意义。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时光在不断流逝,正值少年的你,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到不负“少年头”呢?
对“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现代解读
1. 时间焦虑与生命紧迫感
“等闲”二字直指虚度光阴的惰性,“白了少年头”以生理衰老隐喻精神荒芜。岳飞在30岁(“三十功名尘与土”)时已深感时间紧迫,这种焦虑并非消极的恐惧,而是对生命价值的清醒认知——如同苏轼“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哲思,但更强调主动进取。

2. 历史语境中的“少年”精神
宋代“少年”常指青年才俊(如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岳飞此处则赋予其更深的象征意义:少年不仅是年龄阶段,更是“未染世故”的赤子之心。他反对的“等闲”包括苟安心态(如南宋主和派的妥协),而“不负少年头”实则是保持“壮怀激烈”的初心。
3. 现代启示:对抗“躺平”与“内卷”
在当代社会,这句话可解构为:
警惕“时间贫困”:社交媒体碎片化吞噬专注力,需如岳飞“八千里路云和月”般目标明确;
拒绝“意义消解”:将“功名”从世俗成功转向自我实现(如科研、公益等“收拾旧山河”式的社会贡献);
平衡“热血”与“理性”:岳飞“饥餐胡虏肉”的激愤需转化为可持续的行动力,如通过教育、创新等现代方式“雪耻”。
4. 实践路径:以“行动哲学”回应时间
设定“长车”目标:如岳飞“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将大目标分解为阶段性任务;
培养“云月”心态:接受“八千里路”中的挫折(如考试失利、项目失败),视其为成长必经;
构建“朝天阙”的共同体:个人奋斗需与社会价值结合,如参与环保、社区服务等“新山河”建设。
结语:岳飞的呐喊穿越八百年,仍是对当代青年的灵魂叩问。真正的“不负少年头”,不是盲目奔波,而是如他般在时间洪流中锚定意义——以行动对抗虚无,以热血浇灌理想,让每一刻都成为“收拾旧山河”的注脚。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