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鸿秋·山行警——关于古风诗词的朗诵经典篇目
绿萝 2025-11-10 18:15
浏览
次
塞鸿秋·山行警
[元]佚名
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①,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霎时间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斜阳满地铺,回首生烟雾。兀的不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②。
【注释】
①铺:驿站。②兀的不:表示反问,这岂不,怎的不。兀的,这。
《塞鸿秋·山行警》是元代一首散曲,通过山行途中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游子羁旅的愁思与人生感慨。以下从意象、情感、艺术手法三方面进行赏析:
一、意象的层叠与时空张力
1.空间意象的延展
开篇以“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的铺陈,勾勒出路途的错综复杂,暗喻人生选择的迷茫。“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通过驿站里程的叠加,强化了行路的漫长与孤寂,为后文“情无数”埋下伏笔。
2.时间意象的压迫感
“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以动作的迟缓,表现行者对前路的倦怠与无奈。“霎时间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三“暮”连用,以骤然的黄昏意象,凸显时光流逝的猝不及防,烘托出苍茫的意境。
二、情感的双重投射
1.羁旅之愁
斜阳、烟雾、山水等意象,共同构成萧瑟的秋景,映射游子漂泊无依的孤独。“回首生烟雾”既写实景,又暗含对过往的追忆与迷茫,情感含蓄而深沉。
2.人生之叹
“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以自然之“数”反衬情思之“难数”,将个人愁绪升华为对命运无常的慨叹。“兀的不山无数”的反问,更强化了人在宏大时空前的渺小与无力感。
三、艺术手法的精妙运用
1.白描与铺陈
全曲以白描手法勾勒景物,如“斜阳满地铺”仅五字便绘出暮色苍茫的画面,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数字的重复(“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形成节奏感,增强行路的疲惫感。
2.情景交融
景语皆情语,如“云也暮”既写天色,亦喻心境之黯淡,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3.反问收束
结尾“兀的不山无数”以反问作结,留有余韵,引发读者对人生困境的共鸣。
总结
《塞鸿秋·山行警》以简练的笔触,将羁旅之愁与人生之思融入山水暮色中,通过意象的层叠、时空的交错,展现了元代散曲“以景结情”的典型风格。其艺术魅力在于以小见大,以具体行路映射普遍人生,至今仍能触动现代读者对漂泊与归宿的思考。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 上一篇:谢公围棋——关于古风诗词的朗诵经典篇目
-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