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账号

二维码 微信扫描关注

秋晚的江上——关于经典散文的演讲经典篇目

徐亚凤 2025-10-22 11:42 浏览

秋晚的江上

刘大白

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一九二三年

刘大白(1880—1932),原名金庆横,浙江绍兴人。出版的诗集有《旧梦》《邮吻》等。

《秋晚的江上》朗诵与赏析

刘大白的《秋晚的江上》是一首意境悠远的短诗,以极简笔墨勾勒秋日黄昏江上的灵动画面——倦鸟驮斜阳、翅翻落余晖、芦苇映红颜,动静交织间满是自然的诗意与生命的鲜活。全诗语言凝练却画面感极强,情感恬淡而含蓄,朗诵核心是抓画面的流动感意境的悠远感,以轻柔舒缓的语调,传递秋晚江上的静谧与灵动之美。

一、开篇:倦鸟驮阳的悠然

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语气要轻柔舒缓,带着黄昏的慵懒感。归巢的鸟儿读得平缓,归巢二字藏着归家的安稳;尽管是倦了字稍作轻读,模拟鸟儿疲惫却执着的状态;驮着斜阳回去是核心意象,字重读,读得温润有质感,仿佛能看见斜阳轻轻落在鸟背上的画面,回去尾音拉长,传递悠然归家的从容,让整个场景满是静谧的暖意。

二、转合:翅翻斜阳的灵动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语调需随画面动态变化,先轻快后柔美。双翅一翻读得短促轻快,模拟鸟儿振翅的灵动;把斜阳掉在江上字读得轻巧,不带沉重感,像斜阳被轻轻抖落,自然又俏皮;头白的芦苇读得轻柔,头白二字透着芦苇的苍劲;妆成一瞬的红颜语调转为柔美,红颜二字重读,带着惊艳感,仿佛能看见斜阳余晖染红芦苇的瞬间,一瞬二字轻读,凸显美景的短暂与珍贵。

朗诵时需把握动与静的衔接,鸟儿翻翅的与芦苇变红的形成呼应,让声音随画面流转,尽显自然的灵动之趣。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以小见大,通过鸟儿、斜阳、芦苇的细微动态,勾勒出秋晚江上的辽阔意境,藏着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知。朗诵时无需刻意渲染情感,只需以轻柔的语气还原画面的灵动与静谧,让听众在声音中沉浸于秋晚江上的诗意氛围里。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经典散文

欢迎加我的微信号交流

搜索
同类文章
友情链接
关于 商务 项目 联系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云南守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9003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