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账号

二维码 微信扫描关注

清凉歌——关于经典散文的演讲经典篇目

徐亚凤 2025-10-22 14:35 浏览

清凉歌

李叔同

清凉月,

月到天心,光明殊皎洁。

今唱清凉歌,心地光明一笑呵

清凉风,

凉风解愠,暑气已无踪。

今唱清凉歌,热恼消除万物和

清凉水,

清水一渠,涤荡诸污秽。

今唱清凉歌,身心无垢乐如何

清凉,清凉,无上,究竟,真常

李叔同(1880—1942)法号弘一,祖籍浙江,生于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家,也是一代高僧,在音乐、美术、诗词、策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法学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本诗选自他的佛教音乐作品《清凉歌集》1936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共有五首歌,由潘伯英等人作曲,传唱甚广。此为第一首。

《清凉歌》是李叔同创作的一首佛教音乐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佛教内涵,以下是对它的赏析:

创作背景:1929年,李叔同的老友夏丏尊和学生刘质平与他谈及当世乐教,感叹作歌者难得,俗曲盛行。李叔同听后表示再作歌刊行,19319月,他在浙江慈溪白湖金仙寺写成了《清凉歌》五首,此为其中第一首。

主题思想:歌曲以清凉为主题,通过对月、风、水的描绘,表达了佛教中内心清净、消除热恼、达到无上究竟真常的境界。旨在引导人们通过修持佛法,消除业障,获得内心的清凉与解脱。

艺术特色:

意象选取:诗人选取了清凉月”“清凉风”“清凉水等意象,月到天心,光明皎洁,象征着内心的光明;凉风解愠,暑气无踪,寓意着热恼的消除;清水一渠,涤荡污秽,代表着身心的净化。这些意象不仅具有鲜明的画面感,还富有深刻的佛教象征意义。

结构安排:采用三段式结构,每段分别以清凉月”“清凉风”“清凉水开头,句式整齐,节奏明快。每段结尾都重复清凉,清凉,无上究竟真常,使诗歌在形式上具有回环往复之美,同时也强化了主题。

语言风格:语言简洁质朴,通俗易懂,但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大量使用佛教专用名词,如心地”“热恼”“污秽”“无垢”“真常等,增强了诗歌的佛教氛围和文化底蕴。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经典散文

欢迎加我的微信号交流

搜索
同类文章
友情链接
关于 商务 项目 联系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云南守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9003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