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最好的记者型主持人——关于理想的演讲经典篇目
绿萝 2025-07-28 14:44
浏览
次
成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差导化的过程。只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稳步前进,不断积累经验、增长见识,勇于发现并发展自己的特长,终有一天,你会成功。
被选择
我经常碰到实习生抱怨说学的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问我该怎么有些学生更加尖锐:“你是做电视的,可以说愿意为新闻事业奋斗办。终生,可是你听谁说过愿意为财会事业奋斗一辈子?”
人生的确是由很多“被选择”组成的。拿我读北大德语系来说,高考前,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提前批次中填了北京大学,居然被录取了。我的同班同学大都有德语基础,我却要从零起步。
对于不喜爱的专业,我难以投入热情,但又不能挂科。因此大学期间,我在保证每门成绩及格的前提下,一有时间就去听讲座、蹭别班的课。我用大一的时间修完了四年的选修课学分,从地质学到动物心理学,涉猎广泛。
我进央视工作也是段“被选择”的过程:大三时,央视海外中心专题部和北大电视台计划联合摄制一部系列片,需要一名学生主持人,经过层层选拔,成为了这名幸运儿。
我毕业那年,恰巧央视公开招聘,因为我对《正大综艺》情有独钟,就报考了文艺中心国际部,可在考试现场我被海外中心专题部的领导拦了下来,他说:“咱们有过合作,你考我们部门比较好!”我想想也是,但当时我连海外中心专题部究竟具体做什么都不知道。虽然日后我发现新闻是值得我一生奋斗的事业,但归根结底,是新闻选择了我。要想有所成就,必须接受“被选择”,并且认真对待它,当你站在“被选择”的最高峰,才有机会登上另外一个高峰,否则就会沦落到下一个层次的“被选择”。
小目标
刚入行时我曾给自己设立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我要当中国最好的记者型主持人。这给了我很大的压力,因为我不知道评判这个目标的标准是什么。
所以在参加工作的头两三年里,我一直生活在自我压抑的环境里我不断地想:那个主持人看起来挺笨的,我两年后能不能到他的位置?这个制作人脑袋不太清楚,两年后我能不能顶替他?这个主任也不怎么样嘛…·
两年时间一晃而过,比我傻的那个主持人出镜率比我高,制片人依旧是制片人,部门主任还稳稳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我也曾不服过,但是最重要的是我想明白了,如果我从事的事业是自己喜欢的,那么它就值得我去做一辈子。既然值得做一辈子就完全不必着急,一定要慢慢地、踏踏实实地做。因此现在我的大目标是--我要做一辈子新闻,我的小目标是--提高自己在业务方面的各项技能。
差异化
我们还需要设立一些差异化目标。我刚到新闻中心评论部时,我的前辈有崔永元、水均益、敬一丹等,和这么多优秀的前辈比拼,我该怎么办?是等他们老吗?绝对不可能。
于是,我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差异化目标,我先从出镜记者做起。这是很多人都不愿意干的苦差事,毕竟镜头前露不了多长时间的脸儿,却需要你时刻严阵以待。其实做出镜记者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你可以去不同的地方,可以接触不同的人,也可以得到第一手新闻资料。现在看,这个选择是对的。事实上一个成功的现场直播报道,是拿过往的错误不断堆积出来的。只有不断地在错误中积累经验,才能成为个成熟的现场报道记者。所以现在一有重大事情发生,领导就想我们要找一个保险的人,保险的人是谁呢?是我。因为我已经犯了那么多年的错误,也更知道怎么去躲避那些错误。所以现在回头看,当初那个差异化目标的设立是非常准确的。
——张泉灵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猜你喜欢
- 搜索
-
- 同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