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账号

二维码 微信扫描关注

革命青年军人说晒牲——关于信仰的演讲经典篇目

徐亚凤 2025-08-01 11:02 浏览

为加强党在革命青年军人团结中的力量,1925年2月1日,周恩来在黄埔军校领导成立了“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该团体以该校教职员和学生中的共产党员为核心,并遍及全国各地军队中,周逸群是负责人之一在第一次东征期间,周逸群针对革命军人中反映出来的一些思想问题,发表了《说牺牲》一文。

这次革命军东征,我听着许多同学们说:“这次我们准备往前方牺牲罢”。又有许多同学,因担任后方勤务,不能到前敌来,每每自恨道:“为什么不许我们到前敌去牺牲呢?”                       

以上两种说法,差不多是一般同学的普遍心理。于是有些同学,因为特别任务,须到后方去的,大家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加以批评。不是说人家“借故”,就说人家“怕死”

因为要避去“怕死”这个恶名,个个都不愿意到后方去办事。即使去了,也要再三解释:“我并非怕死,不过……”

后方有任务的,不管他的任务达到与否,常有放弃他现成工作,跑到前方来博个“不怕死”的美名。就是万不得已,不能到前方来,也是意冷心灰,不甚努力做他的工作。其实所谓牺牲,并不是这样肤浅的解释。我们须知,一个人既加入革命团体之后,一切都牺牲在这个团体中了,此后只要服从团体的指挥,便是牺牲精神之表现。否则,只以为拿着枪到战场杀敌的是牺牲,而对于办理其他事务的,便以为是怕死这是大错特错的心理!

革命的方法是不能一定的,革命手段是时时变更的,而革命党员的任务更不止一个。我们不能说担任某项工作的是有牺牲精神,亦不能说担任某项工作的是没有牺牲精神!我们只看他是否恪守党的纪律,能否尽忠他的职务,便可以知道他有无牺牲的精神。

我们革命,是为要解放我们被压迫的民族,实现我们的主义,不是有意拿我们的头脑,去换个什么“烈士”的头衔的。总理曾经向我们说过,“要使本党成功,先要党员牺牲个人的自由,一举一动,听从党的指挥。”那么,我们若要做个忠实的党员,工作上只能听党的指挥绝无选择的自由了。

--周逸群 1925年2月

参阅:《周逸群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6 年版。

信仰感评

文章倡议青年正确理解牺牲精神,教育青年“革命,是为要解放我们被压迫的民族,实现我们的主义,不是有意拿我们的头颅,去换个什么'烈士’的头衔的。”因此,“我们只看他是否恪守党的纪律,能否尽忠他的职务,便可以知道他有无牺牲的精神。”

文章引导、教育革命青年要正确理解“牺牲”的真正内涵,正确看待党分配的各项工作,正确理解革命的目的和意义。文章勉励青年要恪守党的纪律、听从党的指挥、牺牲个人自由。这些观点,不但为澄当时革命青年中的模糊思想和认识起了重要作用,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关于信仰

欢迎加我的微信号交流

搜索
同类文章
友情链接
关于 商务 项目 联系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云南守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9003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