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略牺牲诗一首——关于信仰的演讲经典篇目
吴健溪 2025-08-08 11:12
浏览
次
黄公略,原名黄汉魂,字家杞。湖南湘乡人。1916年到湘军当兵1926年年底考入黄埔军校高级班深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7月22日,与彭德怀等领导平江起义,此后历任红五军第四团党代表、湘鄂边境支队支队长、红五军副军长、红六军军长、红三军军长。率部参加第三次反“围剿”战争,取得辉煌战果。
1931年9月15日,黄公-、略率领红三军在赣南东固行军时遇敌机空袭,被低空盘旋的敌机扫射击中腹部,因失血过多于当夜牺牲。公略牺牲,全军伤悲。9月19日,在黄公略烈士追悼大会上,毛泽东亲自主持并撰写挽联:“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如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落;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
广暴失败旗帜在,
树立红军苏维埃。
旅沪武岳语弃市,
乌云蔽日只暂时。
欣谈时局喜春风,
柳絮飞舞庆重逢。
锦绣洞庭八百里,
四江精粹在湖滨。
——黄公略 1928年5月
参阅危仁条主编:《江西革命烈士诗词选》,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信仰感评
1928年3月,黄公略彭德怀之约到独立5师主办随营学校。为了做好平江起义的准备、彭向师长周磬推荐黄公略担任校长。有一次,在柳荫堤上,黄公略与彭德怀交谈了广州暴动的意义和失败后白色恐怖的情况,以及对形势的分析,并写了这首诗递给彭德怀。
诗歌讲的是广州起义的形势,以及起义失败后的革命形势,虽然反动派在张牙舞爪,但“乌云蔽日只暂时”。通过与彭德怀重逢后的交谈,黄公略更加深信,革命的前途是光明的,所以“欣谈时局喜春风”。这是黄公略流传下来的唯一一首诗,表达了他对革命前途的坚定信心。“锦绣洞庭八百里,四江精粹在湖滨”,是对革命前景的乐观向往。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