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晓月与抗日救亡——关于信仰的演讲经典篇目
吴健溪 2025-08-01 11:50
浏览
次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他发表了这篇散文《卢沟晓月》,表达自已抗日救国的激情。随后,在全国性抗战爆发的形势下,他组织成立“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从江都出发,溯江而上,历时10个月,为抗日救亡运动播撒了不息的革命火种。
东方人是富于“画意诗情”的,对于优美的自然环境惯喜欢赋以梦幻般的感觉。譬如卢沟桥在欧美人的眼中是精致的建筑,而由中国人看来,便会想起离别:想起“拂水飘绵送行色”,想起“杨柳岸晓风残月”了。“残月”就是“晓月”,所以御题的“卢沟晓月”4个字有无限的“画意诗情”。
可是梦幻的感觉终于给现实击碎,就在这样“诗情画意”的地方侵略者丢下了爆炸弹,燃起了中日两国的火药库,展开了民族抗战的序幕。中国人不再耽美于如霜的月色了,鲜红的血已经把黑色的大地染红了。
7月7日的深夜,天空是那样暗淡: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光,就在卢沟桥那个地方,日兵向我们二十九军开枪挑衅。他以为中国人还是柔弱的可怜虫,他以为“不抵抗”还是中国军人的教条,谁知守七的将十回答他的是倔强的姿态,“予打击者以打击”是由英勇的二十九军首先实践了。“抗战”,这是每个士兵的意志,也是每个下级军官的意志将士的意志汇合了民众的愿望,构成不可摧毁的铁的阵线,把一切安妥协的汉奸理论彻底肃清。
虽然,有少数军政领袖在抗战的开始依旧表示动摇,但全体民众将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用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的热血换取民族的光荣。现在平津沦陷了,少数人和平的幻梦也醒了。今后只有一条路-动员全国的民力、财力、兵力,发动全面的抗战,驱逐敌人,收复失地。我们不能再让那些和平论者有置喙的余地,我们应该鲜明地昭示谁反对抗战谁就是汉奸,对付汉奸就只有用“人人得而诛之”的手段。同时我们确信:只有“抗战”才能得到真实的和平,“不抵抗”的和平是屈辱,屈辱的和平便是投降。
卢沟桥跟着故都落在敌人手里,那里是烽火满天,望着“晓月”不再有“画意诗情”了。“卢沟晓月”成为敌人的天下,我们用不着感伤。因为优美的自然环境既已变作屠场,我们只有用战士的血花创造新的中华。
在抗战胜利的一天,我们要把御题的“卢沟晓月”换上血腥的纪念碑。“晓月”象征民心的洁白,象征从黑暗到光明,这正是“歃血盟誓”的地方。就让“卢沟桥事件”做新的萨拉奇伏的炸弹吧!现在是被压迫者抬头的时候了,是中华民族怒吼的时候了!我们要把“画意诗情”换成“同仇敌忾”,要把独夫题的“卢沟晓月”换成千万战士的而腥的纪念碑。
血腥的纪念碑也就是民族复兴的纪念碑啊!
--江上青 1937年
参阅:《江上青烈士诗抄》,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1 年版。
信仰感评
本文从“卢沟晓月”4个字人手,联系日本侵略者破我河山、毁我家园的残酷现实,提到“全体民众将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用四万万五千刀同胞的热血换取民族的光荣”,这正是党的号召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1937年七七事变后,江上青用诗的笔法写出了对党所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积极响应,抒发对全面抗战局面即将到来的一种无限欢欣。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 搜索
-
- 同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