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账号

二维码 微信扫描关注

是否信教要有内心约束——关于信仰的演讲经典篇目

吴健溪 2025-08-07 14:00 浏览

近些年,社会上造假售假、坑蒙拐骗、见死不救、官员腐败的现象屡有发生。有些人就认为,这是因为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内心缺乏畏惧和约束的东西而造成的。可实际上,问题并不能进行这么简单的归因。这些年来,在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实现了飞速增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而市场在激活经济的同时,也将人们对物质的欲求调动起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对利润的追逐、个人对利益的追求本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要求人们遵守一定的规则,对利润和利益的追求必须是合法的。而我们国家因市场经济起步时间晚,相关部门缺乏丰富的管理经验,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法律法规的制定、颁布都远远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这样就让一些不择手段寻求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的人钻了空子。另外,诱惑的增多对享乐的无尽需求也助长了一些人的贪求欲望。因此,归根结底,诚信和道德的缺失是因一些个人、单位对不正当利益的贪婪取、对诱惑的不加抵抗、相应的法律惩处不到位而造成的。实际上,在拥有完备的法律法规和丰富社会管理经验的发达国家里,尽管许多人都有宗教信仰但不诚信的单位和个人照样存在,不道德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因此,诚信和道德缺失与人的宗教信仰是没有必然的关系的。

另外,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内心未必缺少畏惧和约束。宗教中的畏惧是因害怕行恶会受到“神”现世或来世的惩罚而产生的,约束则来自宗教中的一些戒律和信条。因信“神”,信徒想得到自己所信的“神’的眷顾,不希望现世和来世遭到“恶”的报应,死后也希望进天堂而不是下地狱,这样许多信徒在平时生活中会修德行善,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信教的人“心有畏惧、行有约束”的现象吧。但是,信徒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具体国家中的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无论是来自何方的信徒都需要遵守其所生活的社会的法律和道德,做对他人和社会有益而无害的事情。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对生活在具体国家的每一个公民都具有约束力,相比之下,宗教的信条和戒律只对本教的信徒具有约束力。还有,无论是教规、戒律、信条,还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它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需要人们将这些外在的约束转化为内在的自律,从内心真正去认同、去遵守,否则都将形同虚设,不会从根本上对人们产生实质的约束力。实际生活中,有宗教信仰的人也有作恶犯罪的,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也有许许多多遵纪守法、行善积德的。因此,内心有约束的人一定是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强的人,无论他是宗教信徒还是无神论者。           

内心的真正约束既来自对真善美的崇尚和追求,也来自对假恶丑的厌恨和唾弃,这与信不信教没有关系。世界上的任何一种宗教,无论教派大小、信奉哪位“神”,基本上都是教导人们要经受得住人世间的名种考验,力求克服困难,把握好今生,善待自己和他人,追求人生的真善美。(当然,一些邪教,如“奥姆真理教”除外)正是对真善美的崇尚和追求,引导着人们自觉地磨砺自己的品质,掌控好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从而表现出良好的修养。而追求真善美并不是宗教信徒的专利,它是世界上一切向往美好社会和生活的人共同的追求。否则,这世界就不会有惩处行恶的人的法律法规与褒扬良善的道德等规范、规约,也不会有像雷锋、郭明义等作为无神论者的道德模。

——马原

信仰感评

世界本是多样性存在的综合体,其绚丽多彩就在于不同存在所具有的差异性、所保有的独特性。世界上存在着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众多的信众分布在世界各地,他们分属不同的民族、国家、地区,讲不同的语言,分属不同的文化种类,而且宗教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当今世界是主张民主自由的社会,这意味着多元化的存在(无论是人,还是文化、政治制度等),需要在沟通交流的基础上互相尊重,不同的主体之间应和平共处,不应互相视、诽谤、压制、残杀。否则,既违背“神”意(教义),也会违背人意,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与平等。只有在对他人或不同群体缺少了解、对世界的多样性缺乏认识和宽容、喜欢用自己的标准作为衡量评判他人或他人牛活的标准时,才会对不同于自己的人和生活的社会产生质疑和偏见。人们已经看到,极端的偏见会导致拥有不同信仰的民族、国家之间发生持续不断的纷争,甚至是局部战争,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伤害。现代社会交通的便利、信息交流的发达、人员流动的增多,大大增加了不同民族、地区和信仰的人们之间相互了解的几率,人们的包容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在增强。没必要担心国外有宗教信仰的人对无神论者会有偏见,何况他们身边本来就生活着一些无神论者呢。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关于信仰

欢迎加我的微信号交流

搜索
同类文章
友情链接
关于 商务 项目 联系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云南守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9003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