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传播的发声艺术】15.3.4 气息与感情、吐字、声音
绿萝 2025-11-11 17:28
浏览
次
第四讲:气息与感情、吐字、声音的关系
一、气息与感情:情绪在呼吸中的显影
情感驱动呼吸模式
情绪变化会直接改变呼吸频率与方式:
愉快:呼吸平稳(17次/分钟),
如“今天是我的幸运日!”
时气息自然舒展
恐惧:呼吸急促(64次/分钟),
如“天呐!为什么会这样?”
时骤然吸气
愤怒:呼吸粗重(40次/分钟),
如“他怎么突然来了?!”
时胸中转圈
悲伤:呼吸停滞(9次/分钟),
如“他最后一刻的表情…”
时上胸短促抽气
昆曲演员的「情感呼吸法」
喜:呼吸舒畅自如,
如“美不滋儿”的愉悦状态
忧:口鼻深吸气后用鼻出气,
如“他能不能挺过这一关…”
的烦闷感
惊:骤然吸气后气沉后背,
如“看!我不想看!”
的惊恐反应
思:吸气后屏息不动,
如思考时的“吸住”状态
实践技巧
用同一句话“他怎么突然来了?”
训练不同情感:
平和:气息均匀,语调平稳
愤怒:胸中转圈,气流冲击声带
惊喜:气息上浮但输出通畅,
音调上扬

二、气息与吐字:清晰表达的气流控制
字头爆破需气息支撑
双唇音(b/p/m):
如“八百标兵”中“标”字,
需气流冲破双唇阻气
错误示范:“800标兵”
因气息松散导致字头模糊
舌尖音(d/t/n):
如“调到敌岛”中“调”字,
需气息顶住舌尖阻气
对比:松散吐字“吊到敌岛”
会浪费气流
稳定气息保障吐字工整
播报新闻时需保持气息连贯:
“7月12日,
首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
交流展示会/在深圳开幕…”
(断句处用“/”标注,
避免气息中断导致吞字)
绕口令训练
“八百标兵奔北坡”
强化双唇音气息控制
“调到敌岛打特盗”
训练舌尖音气流冲击

三、气息与声音:响亮的本质
强气流支撑声音穿透力
朗诵诗句需充足气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腹腔发力)
对比:气声“观众朋友大家好”
耗气量是正常发声的3倍
气声使用的注意事项
优点:营造亲密感
(如耳语场景)
缺点:长期使用易导致头晕缺氧
建议:非特殊场景避免持续使用

四、总结与进阶
核心逻辑:情感→呼吸模式
→吐字清晰度→声音响亮度
下期预告:第五讲
《共鸣腔的运用与声音美化》
将探讨如何通过胸腔、口腔、
鼻腔共鸣提升音色质感
每日练习:用“喜-忧-惊”
三种气息状态朗读3分钟,
观察身体反应
关键点:
呼吸是情感到声音的桥梁,
控制好气息才能实现
“情动于中而形于声”。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猜你喜欢
- 搜索
-
- 同类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