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磨成针——关于童话寓言的演讲经典篇目
吴健溪 2025-10-22 16:33
浏览
次
唐代大诗人李白,幼年时便读经书、史书。那些书都十分深奥,他一时读不懂,便觉枯燥无味,于是丢下书,逃学出去玩耍。
他一边闲游闲逛,一边东瞧西看。他看见一位老妈妈坐在磨刀石旁的矮凳上,手里拿着一根粗大的铁棒子,在磨刀石上一下一下地磨着,神情专注,以至于李白在她跟前蹲下她都没有察觉。
李白不知道老妈妈在干什么,便好奇地问:“老妈妈,您这是在做什么呀?”
“磨针。”老妈妈头也没抬,简单地回答了李白,依然认真地磨着手里的铁棒。
“磨针?”李白觉得很不明白,老妈妈手里磨着的明明是一根粗铁棒,怎么是针呢?李白忍不住又问:“老妈妈,针是非常非常细小的,而您磨的是一根粗大的铁棒呀!”
老妈妈边磨边说:“我正是要把这根铁棒磨成细小的针。”
“什么?”李白有些意想不到,他脱口又问道:“这么粗大的铁棒能磨成针吗?”
这时候,老妈妈才抬起头来,慈祥地望望小李白,说:“是的,铁棒子又粗又大,要把它磨成针是很困难的。可是我每天不停地磨呀磨,总有一天,我会把它磨成针的。孩子,只要工夫下得深,铁棒也能磨成针呀!”
幼年的李白是个悟性很高的孩子,他听了老妈妈的话,一下子明白了许多,心想:“对呀!做事情只要有恒心,天天坚持去做,什么事也能做成的。读书也是这样,虽然有不懂的地方,但只要坚持多读,天天读,总会读懂的。”想到这里,李白深感惭愧,脸都发烧了。于是他拔腿便往家跑,重新回到书房,翻开原来读不懂的书,继续读起来。
从那以后,李白像是变了一个人。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读书,一直读到夜深人静才休息。遇到不懂的地方,他不再像从前那样丢下书就跑,而是反复琢磨,或者向有学问的人请教。他不再觉得读书枯燥无味,反而觉得书中有着无尽的乐趣和知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白读的书越来越多,懂得的道理也越来越深。他的学问大有长进,写的诗也越来越好,后来成了闻名天下的大诗人。而“只要工夫下得深,铁棒也能磨成针”这句话,也一直激励着他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永不放弃。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