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关于古风诗词的朗诵经典篇目
绿萝 2025-11-04 14:06
浏览
次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朗诵提示:这首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文学史上亦有一定影响,多少年来都是小学语文课本的必选。朗诵时注意发音和重音的准确,语气中透着感慨和告诫。
翻译:在正午太阳的暴晒下,农民在田里锄禾苗,汗水一滴滴落在禾苗下的泥土里。有谁知道盘子里的每一顿饭,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辛苦劳作得来的。
赏析:这首诗生动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的场景,那一滴滴掉落在土地上的汗水,真切地展现了农民劳作的艰辛。后两句诗人发出感慨,以质朴的语言提醒人们要珍惜每一粒粮食,因为它们都饱含着农民的辛勤劳作,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对浪费粮食行为的批判,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
诗的开篇“锄禾日当午”,一个“日当午”便将时间定格在炎炎烈日之下,让人瞬间感受到那酷热难耐的环境,为后文农民劳作的艰辛埋下伏笔。“汗滴禾下土”则进一步细化场景,将农民劳作时汗水不断滴落的画面呈现在读者眼前,使读者仿佛能看到农民们佝偻着身躯,在田间奋力劳作,汗水湿透了衣衫,一滴一滴地落在脚下的土地上,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而后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人笔锋一转,从眼前的劳作场景过渡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以一种质问和感慨的口吻,提醒着每一个人,我们日常所享用的每一顿饭,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都是农民们用无数的汗水和辛勤的劳动换来的。这种由具体场景到普遍生活的延伸,让诗歌的主题得到了升华,不仅仅是对农民劳作艰辛的描绘,更是对全社会珍惜粮食、尊重劳动的一种呼吁。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犹如一声警钟,时刻提醒着人们要珍惜粮食,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