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真味——关于经典散文的演讲经典篇目
徐亚凤 2025-09-10 10:10
浏览
次
人生真味
柯灵
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这“三字经”不是我发明的,但我在滚滚不尽的岁月淘洗下体会到了此中的人生真味。
时间很冷酷,也很仁慈。时间使我丧失了许多,也得到了许多。我经历的是一个伟大而艰难的时代,每走一步都不是轻松的。时代考验了我,也哺育了我。
生活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生而有涯,每个人只能读到有限的章节,因此必须认真地读。
必须画好生命的句点,不辜负自己到这瑰玮的人世走这一遭,使自己能够安静而轻快地作一次最后的发言:“永别了,世界!祝福你前途无量!”
柯灵(1909—2000),原名高季琳,原籍浙江绍兴,生于广州。1926年在上海《妇女杂志》发表叙事诗《织布的妇人》而步入文坛。曾任《文汇报》副社长兼副总编、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所长、上海电影艺术研究所所长、《大众电影》主编、上海作协书记处书记、上海影协常务副主席等职。
此文发表于1992年,这是作者83岁时对人生的总结,句句是真言,年轻人需牢记。
《人生真味》解析
柯灵的《人生真味》以83岁高龄的人生积淀为笔,将对岁月、时代、生活的感悟凝练成质朴却厚重的文字。全文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如长者促膝长谈般真诚,每一句都是历经时光淘洗后的真言,既藏着对人生起落的通透接纳,也饱含对生命价值的郑重坚守,为读者尤其是年轻人,勾勒出一幅关于“如何活”的清醒画卷。
开篇以“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这则“三字经”切入,看似寻常的俗语,经“滚滚不尽的岁月淘洗下体会到”的注解,瞬间有了重量。这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柯灵用一生践行后提炼的人生准则——“活”是生命的延续,“做”是价值的践行,“学”是精神的成长,三者串联起的,是一份贯穿一生的勤勉与清醒。他坦诚这不是自己的发明,却以“体会到人生真味”的表述,让这句俗语成为个人生命体验的浓缩,既显谦逊,又让感悟更具说服力。
“时间很冷酷,也很仁慈。时间使我丧失了许多,也得到了许多”两句,道尽对岁月的通透认知。没有对“丧失”的怨怼,也没有对“得到”的炫耀,只是以“冷酷”与“仁慈”的辩证视角,客观看待时光的两面性——它带走青春、健康,却也沉淀下阅历、智慧;它让过往成为遗憾,却也让当下更懂珍惜。这种不偏不倚的接纳,不是消极的妥协,而是历经沧桑后的从容,让读者在“丧失与得到”的对照中,读懂时光的公平与人生的平衡。
“我经历的是一个伟大而艰难的时代,每走一步都不是轻松的。时代考验了我,也哺育了我”,将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相连。柯灵所处的岁月,既有波澜壮阔的变革,也有颠沛流离的挑战,他没有抱怨“艰难”,而是将“考验”视作“哺育”——时代的风雨虽让前行步履维艰,却也磨砺了意志、丰富了生命厚度。这种将个人成长融入时代的视角,让“人生真味”不再局限于个人悲欢,更添了一份对时代的敬畏与感恩,也让文字有了超越个体经验的格局。
“生活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生而有涯,每个人只能读到有限的章节,因此必须认真地读”,以“大书”喻生活,生动又深刻。“永远读不完”点出生活的广阔与深邃,“生而有涯”则道尽人生的有限,两者的对照,自然引出“认真地读”的态度——正因为时光短暂、认知有限,才更要以敬畏之心对待每一段经历、每一次遇见,不敷衍、不潦草,让有限的人生章节,都读得扎实、读得有滋味。这既是对生活的尊重,也是对生命的负责。
结尾“必须画好生命的句点,不辜负自己到这瑰玮的人世走这一遭,使自己能够安静而轻快地作一次最后的发言:‘永别了,世界!祝福你前途无量!’”,将对人生的感悟落到“生命终章”的坚守上。“画好句点”不是对死亡的恐惧,而是对生命全程的郑重——从起点到终点,都要活得有尊严、有价值,不辜负“瑰玮人世”的馈赠。而最后的“祝福”,更显境界:即便即将告别,仍以温柔之心祝愿世界,这份超越个人得失的豁达,让“人生真味”有了温暖的底色——真正的人生智慧,不仅是活好自己,更是对世界始终保有善意与期许。
作为历经近一个世纪风雨的文坛长者,柯灵的《人生真味》字字皆是岁月沉淀的精华。他不居高临下地说教,而是以自身经历为证,将“如何活、如何面对时光、如何对待生活”的答案,藏在平实的文字里。对年轻人而言,这不仅是一份人生总结,更是一份精神指引——它提醒人们,人生的价值不在长短,而在“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的坚持,在对时光的接纳、对时代的敬畏、对生活的认真,以及对世界始终不变的善意里。这份清醒与温暖,即便历经岁月,依然能为每一个探寻人生意义的人,点亮一盏灯。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