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账号

二维码 微信扫描关注

赤潮曲——关于经典散文的演讲经典篇目

徐亚凤 2025-10-22 14:30 浏览

赤潮曲

瞿秋白

潮澎湃,

晓霞飞动,

惊醒了

五千余年的沉梦。

远东古国

四万万同胞,

同声歌颂

神圣的劳动。

猛攻,猛攻,

捶碎这帝国主义万恶丛!

奋勇,奋勇,

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劳工。

何论黑,白,黄,

无复奴隶种。

从今后,福音遍被,天下文明,

只待共产大同。

光华万丈涌。

瞿秋白(1899—1935)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的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赤潮曲》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无产阶级优秀诗歌之一,最初发表于1923年出版的《新青年》季刊上。

《赤潮曲》是瞿秋白创作的一首具有深远意义的无产阶级革命诗歌,以下是对它的详细赏析:

创作背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瞿秋白开始投身革命洪流。他以记者身份赴苏俄实地采访,亲身感受到无产阶级革命的蓬勃伟力。19231月,瞿秋白回国,当时中国的工农运动方兴未艾,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赤潮曲》。

主题思想:诗歌以激昂的笔触,展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力量和伟大理想。通过赤潮澎湃,晓霞飞动,惊醒了五千余年的沉梦,形象地描绘了无产阶级革命如汹涌的赤潮,唤醒了古老中国的沉睡民众。远东古国,四万万同胞,同声歌颂神圣的劳动,强调了劳动的神圣性,体现了对广大劳动者的尊重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四万万同胞团结起来的力量。猛攻,猛攻,捶碎这帝国主义万恶丛!奋勇,奋勇,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劳工,明确了革命的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解放全世界的劳工,展现了坚定的革命决心和勇气。从今后,福音遍被,天下文明,只待共产大同则表达了对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坚信和向往。

艺术特色

意象运用:诗中运用了赤潮”“晓霞”“光华等意象,这些意象象征着革命的力量、希望和光明,营造出一种雄浑壮美、充满激情的意境,使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语言风格:语言简洁有力,节奏明快,如猛攻,猛攻”“奋勇,奋勇等短句的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仿佛是革命的号角,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进。同时,诗歌语言通俗易懂,便于广大工农群众理解和传唱。

表现手法:诗歌借鉴了《国际歌》的表现方式,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和宣传性,如同号角、闪电和枪弹,能迅速调动人们的情绪,深刻地鼓舞人们的信心,被誉为中国的《国际歌》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经典散文

欢迎加我的微信号交流

搜索
同类文章
友情链接
关于 商务 项目 联系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云南守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9003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