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账号

二维码 微信扫描关注

【播音主持创作】31.3.2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

绿萝 2025-04-24 17:34 浏览

同学们好!关于《播音主持创作基础》

中“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这一概念,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深入理解,

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一、核心概念解析‌

‌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

指播音员在语言表达过程中,

通过对文字内容的逐步理解、情感积累,

最终达到与文本共鸣

并自然迸发情感的状态。

这一过程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具体感受‌(局部情感捕捉):

对字词、句段的情感细节进行初步感知

(如《岳阳楼记》中“嗟夫”的感叹语气)。

‌情感积聚‌(递进式共鸣):

通过文本逻辑推进,逐步积累情绪

(如从“不以物喜”的理性认识到

“进亦忧,退亦忧”的矛盾心境)。

‌情感迸发‌(整体升华):

最终与核心思想产生强烈共鸣

(如“先忧后乐”的价值观冲击)。


二、案例分析:《岳阳楼记》

情感运动轨迹‌

以用户提供的课程案例为例,

播音员的情感运动过程可拆解为:

‌起势‌:通过“嗟夫”的感叹词触发情绪,

引发对“古仁人之心”的探寻兴趣。

‌理性铺垫‌:分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克制态度,语气沉稳,体现思考感。

‌矛盾激化‌:读到“进亦忧,退亦忧”时,

情感张力增强,语速稍快,

重音强调“亦忧”的无奈。

‌升华爆发‌:在“后天下之乐而乐”

处达到情感顶点,语气坚定昂扬,

传递崇高境界。

‌收尾共鸣‌:“微斯人,吾谁与归”

转为深沉慨叹,留下余韵。

三、实践思考题解析‌

‌1. 具体感受与整体感受的关系‌

‌具体感受‌:对文本细节的即时反应

(如“居庙堂之高”的使命感、

“处江湖之远”的孤独感)。

‌整体感受‌:综合细节后形成的

全局性情感基调

(全文的家国情怀与士大夫精神)。

‌关系‌:具体感受是基石

,整体感受是升华。

例如,只有先体会“忧其民”

“忧其君”的局部矛盾,

才能最终理解“先忧后乐”的豁达格局。

‌2. 生活中情感运动状态的实例‌

‌案例‌:在演讲比赛中讲述抗疫故事时:

① 具体感受:

读到“医护人员连夜奔赴前线”时,

语气急促,表现紧迫感;

② 情感积聚:

描述“护目镜下的压痕”时,

声音轻柔,流露心疼;

③ 情感迸发:

提到“患者康复拥抱医生”时,

语调上扬,情绪高昂;

④ 整体感受:

结尾“平凡中的伟大”转为深沉,传递敬意。

‌四、训练建议‌

‌文本标记法‌:用符号标注情感起伏

(如↑表激昂,↘表低沉),

明确每处的情感处理。

‌角色代入练习‌:

将自己想象为作者或文中角色

(如化身范仲淹,体会其写作时的忧思)。

‌录音对比‌:录制不同情感处理版本,

分析哪种方式更能引发听众共鸣。


‌总结‌

播音中的“思想感情运动状态”

本质是

“理性理解→感性共鸣→艺术表达”的闭环。

掌握这一能力,需要既做文本的“解读者”,

又做情感的“传递者”,

最终让语言拥有直击人心的力量。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朗诵教程

欢迎加我的微信号交流

搜索
同类文章
友情链接
关于 商务 项目 联系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云南守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9003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