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账号

二维码 微信扫描关注

雪域高原的寻宝人生——关于劳动的演讲经典篇目

绿萝 2025-07-08 11:05 浏览

要干成事,就要耐得住寂寞。在野外每一年接手一个新的矿区后,都要接受很多新的挑战,也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带来很多快乐。“五一”长假,对于四川省地矿局403地质队钻探技师张建东来说显得太长了。假期还没有完,他就踏上归途,奔向甘孜藏族自治州。那片美丽而又艰苦的雪域高原,让他魂牵梦绕整整30年。

每当张建东回到403地质队的驻地峨眉山市,总有人问他:“高原那么苦,这么多年你是咋个待下去的?”他总是笑着说:苦得有价值嘛。其实,他在心灵深处还藏着一句话:“苦地方,险地方,建功立业的好地方。

寻找打开宝藏的钥匙

1976年,刚参加工作的张建东来到403地质队,当上了3号机钻工。“好学、勤奋、肯吃苦。”师傅们如此评价这个弟子,“每天缠着问这问那,有时把人都问得烦。”凭着一股子干劲,张建东很快掌握了小口径岩芯金刚石钻探施工技术,第二年就成为班长。

张建东所在的3号机是403地质队的“尖兵”。采用电力驱动代替柴油机驱动、金刚石绳索取芯、金刚石回转冲击等先进钻探技术都从3号机开始。张建东如饥似渴地学习新技术,逐渐把它们运用得炉火纯青。绳索取芯--中深孔钻探中大幅度提高纯钻进时间、减轻劳动强度;金刚石回转冲击--提高对坚硬、破碎岩层钻进的效率。张建东抓住了打开宝藏的金钥匙。

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

张建东还记得 2002年3月初上甘孜州道孚农戈山时的艰难:大雪飘飞--每年冰冻期9个多月,最低气温零下40摄氏度。选取的钻探点被冰雪覆盖,找不到一条可以通行的路。

张建东率施工队伍进场了。仅仅一天,他们的嘴唇就干裂出血口子。白天强烈的紫外线把他们的脸铸成“高原红”,夜晚的严寒使安全帽檐儿上挂满了冰凌柱子。张建东的同事李世奎、宁德洪说起当时的遭遇,不停地感叹严酷的缺氧反应,头痛。后脑勺、太阳穴痛得要裂开一样,“吃不下东西,又吐又拉,脸肿得变了形”。

“我们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张建东给钻工们打气鼓劲。

找点、找水,到各个机场了解情况,张建东拖着疲惫的身躯,一件件地落实。

2005年6月,甘孜州农戈山铅锌矿风险勘探,张建东和同事们遇到了“拦路虎”冻土层。开始,他们按传统方式钻探,几天下来,孔垮塌严重,工程进展缓慢。张建东机敏地改为下导管,虽然再没有孔垮塌,但 40 多天仅进尺 200 米。他又试着将硬肽体钻头换成软肽体钻头:一台钻机一个班进尺达到 20 多米,相当于原来4天的效率。“拦路虎”终于在倔强的张建东面前低下了头。

苦战5个月,张建东和同事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他出发时体重170 多斤,回来时体重140斤。

对张建东来说,这些是家常便饭。海拔5000米的昆仑山下青藏铁路工程工地,甘孜州道孚农戈山海拔4700米的无人区……都留下了张建东钻探的印记。

——张建东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关于劳动

欢迎加我的微信号交流

搜索
同类文章
友情链接
关于 商务 项目 联系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云南守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9003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