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账号

二维码 微信扫描关注

【播音主持课程由入门到进阶】26.基础课程 第二十讲 播音创作基础概说(上)

绿萝 2025-07-08 16:53 浏览

以下是对播音创作基础课程

核心内容的系统梳理(段落式):


‌一、课程定位与价值‌

‌1.课程目标‌

解决播音创作中两大核心问题:

‌机械播读‌:破除"播音=念字"的误区,

强调‌创造性转化‌(避免"和尚念经"式表达)。

‌稿件处理无方‌:提供从文字到有声语言的科学方法,

实现"播得明白,听得清楚"。

‌2.课程地位‌

对应《实用播音教程》第二册(语言表达专册),

是衔接语音发声与创作实践的核心课程。

二、创作体系框架(7大模块)‌

‌1. 创作道路‌

‌根本原则‌:坚持‌新闻性‌为第一属性

(艺术性服务于信息传播)。

‌本质认知‌:播音是创造性活动

(需融合思想、情感、技巧)。

‌2. 稿件准备‌

继承老播音员经验:深度解析稿件背景、

逻辑、情感三重维度。

‌核心目标‌:实现作者意图→播者理解→

听者接收的精准传递。

‌3. 情感共鸣构建‌

关键动作:捕捉稿件思想感情,

建立‌作者-播者-受众‌的情感通路。

‌4. 内部技巧(思想感情运动方法)‌

‌情景再现‌:在脑海具象化稿件场景。

‌内在语‌:挖掘文字背后的潜台词。

‌对象感‌:建立与虚拟受众的对话意识。

‌5. 外部技巧(感情表达方法)‌

老播音员称此为"八大技巧"主体

‌停连‌:语流中断与连接的节奏设计。

‌重音‌:语义焦点的声音强化。

‌语气‌:情感态度的话筒投射。

‌节奏‌:表达张力的整体把控。

‌6. 话筒前状态‌

理想状态:专注力、松弛感、

交流欲的黄金平衡点。

‌7. 表达规律‌

有声语言艺术化的底层逻辑体系。

三、播音工作的本质与功能‌

‌(一)根本属性‌

‌定义‌:播音员/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副语言‌

(表情/肢体)进行的‌创造性信息传播‌。

‌新闻性核心‌:艺术性、社会性等属性

均服务于信息传播的根本目的。

‌学科特点‌:边缘交叉性

(需融合新闻、语言、艺术等多学科素养)。

‌(二)三大社会地位‌

‌传播前沿‌:直接面向受众的"媒体门面"

(如央视主持人比台长更广为人知)。

‌创作枢纽‌:整合记者、编辑、技术等

全流程成果的‌终端出口‌。

‌政治纽带‌:党和政府连接群众的‌喉舌桥梁‌

(政策传达主渠道)。

‌(三)核心社会功能‌

‌基础功能‌:

信息传递("足不出户知天下")

语义阐明(将文字转化为易懂语言)

‌情感功能‌:

态度传达(如地震报道的凝重 vs 春晚的欢庆)

情感感染(激励、鼓舞受众)

‌文化功能‌:

语言示范(普通话推广与审美标杆)

文明建设(抵制低俗口语,树立表达规范)

四、关键辩证关系‌

‌1.个人与公众形象‌:

播音员需区分私人身份与公众角色,

在矛盾中实现统一(个人魅力服务于社会职能)。

‌2.创造性与规范性‌:

在语言规范框架内发挥艺术创造性

(避免"唯技巧论"或"机械播报"极端)。

学习要义‌:

‌强化认知‌:深刻理解"播音是创造性艺术"的本质。

‌技法贯通‌:内化"八大技巧"从理解到表达的

完整闭环。

‌角色自觉‌:牢记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与语言示范使命。

教师结语:播音创作需以稿件为根、以技巧为翼、

以责任为魂。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朗诵教程

欢迎加我的微信号交流

搜索
同类文章
友情链接
关于 商务 项目 联系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云南守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9003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