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儿令·夏日即事——关于古风诗词的朗诵经典篇目
绿萝 2025-10-23 16:07
浏览
次
寨儿令·夏日即事
[明]王九思
豆角儿香,麦索儿长①,响嘶啷茧车儿风外扬②。青杏儿才黄,小鸭儿成双,雏燕语雕梁。 红石榴花满西窗,黄蜀葵叶扫东墙。泥金团扇影,香玉紫纱囊。将,佳节遇端阳③。

【注释】
①麦索:麦穗。②嘶啷:茧车发出的响声。茧车:缫丝的工
具。③将:临近。端阳:端午节。
《寨儿令·夏日即事》赏析
这首明代散曲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夏意盎然的田园画卷,通过细腻的物象捕捉与生活场景的铺陈,传递出诗人对自然风光的陶醉与闲适生活的满足。
一、意象层次与空间构图
全曲采用“由远及近”的镜头式推进:
田野生机:开篇“豆角儿香,麦索儿长”以嗅觉与视觉交织,展现丰收在望的农野景象;“响嘶啷茧车儿风外扬”将缫车声融入夏风,点染出劳作与自然的和谐。
院落情趣:中段“青杏儿才黄,小鸭儿成双”以鲜活细节勾勒农家小院,雏燕呢喃于雕梁,更添生活气息。
窗景映衬:近景“红石榴花满西窗,黄蜀葵叶扫东墙”以色彩对比(红榴与黄葵)与动态“扫”字,赋予植物以灵性,将庭院与窗景融为一体。
二、生活雅趣与节日氛围
器物点睛:“泥金团扇影,香玉紫纱囊”以工笔刻画夏日用具——泥金团扇的华美光影与紫纱香囊的淡雅芬芳,暗喻主人闲适雅致的生活情调。
佳节点睛:末句“将,佳节遇端阳”陡然点题,端午节的临近为全曲注入节庆的欢欣,将自然之趣与人情之乐推向高潮。
三、艺术特色与情感内核
语言风格:善用儿化音(如“豆角儿”“小鸭儿”)与拟声词(如“嘶啷”),语言质朴却充满市井鲜活感,体现散曲俚俗之美。
情感表达:通篇未直抒胸臆,而借豆麦之香、雏燕之语、团扇之影等意象,不着痕迹地流露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暗合明代文人“隐逸闲适”的普遍心态。
注:本曲为王九思代表作之一,其创作背景与明代“前七子”文学复古运动关联,虽未直接介入政治,但通过田园题材寄寓对官场纷扰的疏离,彰显散曲“以俗为雅”的独特魅力。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