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关于经典散文的演讲经典篇目
徐亚凤 2025-10-29 09:46
浏览
次
爱
张爱玲
这是真的。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
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住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 
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地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就这样就完了。
后来这女人被亲眷拐子卖到他乡外县去作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张爱玲(1921-1995),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原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主要作品有《传奇》《流言》等。本文原刊于1944年4月《杂志》月刊第13卷第1期。
《爱》是张爱玲创作的散文,写于1944年,全文三百四十余字。以下是对它的详细介绍:
创作背景
《爱》这篇散文写于1944年,时年张爱玲正处于热恋之中。作品所描绘的是张爱玲与胡兰成结婚时,胡兰成讲给她听的故事。
作品主题
文章通过讲述一个女子想等待自己的爱情,却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当她老了回首少女时代,唯一值得骄傲和幸福的就是年轻时的那次相遇的故事,透露着关于“爱”的思考。张爱玲通过“月白的衫子”“老了的时候”“无涯的荒野”等细节,以及七个“没有”的措辞,烘托出“爱就是命运”乃至“生是命运”的主题,展现了女性在男性社会的痛苦和悲凉,流露出对女性弱势群体的关爱,同时也隐藏着作者淡淡的对人性关怀的温情。 
艺术特色
语言风格:语言洗尽铅华,单纯干净,全然没有张爱玲惯有的华丽绚烂。如“噢,你也在这里吗?”“就这样就完了”等表述,简洁而有力,却能传达出丰富的情感。
叙事手法:文章以极简单的故事展开,没有过多的情节渲染,仅通过一个相遇的场景和女子一生的经历,以小见大,引发读者对爱情、命运的思考。
情感表达:全文没有一个“爱”字,却处处体现着对爱的无奈和哀痛。张爱玲保持着冷静的叙述,但在结尾处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悲音,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苍茫感、悲凉感。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