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课程由入门到进阶】42.基础课程第三十六讲 停连的方式
绿萝 2025-07-31 14:48
浏览
次
这段播音主持课程内容
讲解得非常清晰和实用!
它详细介绍了停连中“停顿”
和“连接”的具体操作方式,
是播音基础训练中的核心技巧。
以下是对这段课程
核心内容的提炼和总结,
方便同学们复习理解:
一、核心概念:停连的方式
停顿 (Pause):
落停:
位置: 一句话、
一个完整意思表达完毕之后
(通常在句尾)。
作用: 表示结束感、完整感。
特点:
停顿时间相对较长。
声音落下停住(如“变革年代”、
“同他们奋斗”)。
常用于句号处或一个
完整意群的结尾。
例句示范:
“...将法国带入一个
全新的变革年代。”
(声音落下,停顿稍长)
“...以一种进取的和明智的
方式同他们奋斗。”
(声音落下,停顿稍长)
扬停:
位置: 一个完整意思尚未说完,
但中间需要停顿
(可能无标点,根据语意断开)。
作用: 表示意思未完、
期待后续。
特点:
停顿时间相对较短。
声虽断,但意不断、
气不断(思维持续连贯)。
停顿前声音往往稍微上扬或拉长
(如“新北京方言里”、
“因为”、“脱落”)。
常用在半句话、分句之间、
逗号处或需要强调、转换的地方。
例句示范:
“新北京方言里,”
(声音稍扬或拉长,短暂停顿,
期待下文“也许留有...”)
“因为...” (声音稍扬,
短暂停顿,引出原因)
“有的人指甲盖脱落,”
(声音稍扬或拉长,短暂停顿,
引出解释“就是被鞋顶破的”)
关键区别:
落停: 意思结束 -> 声音落下。
扬停: 意思未完 -> 声音扬起
(或拉长)-> 短暂停顿 -> 继续。
二、连接 (Connection):
直连:
位置: 有标点符号
(如顿号、短句间的逗号),
但内容联系极其紧密。
特点:
基本不受标点符号停顿要求的限制。
顺势快速连贯地带过,几乎不停顿。
节奏紧凑,语流顺畅。
例句示范:
“如1/50,0001/
30,0001/10,000等”
(顿号处几乎不停,快速连读)
“现在电视气象节目中
会报告紫外线指数”
(“现在”后虽有短暂停顿可能,
但强调快速连接感)
曲连:
位置:
句中需要区分意思但无标点之处;
或有标点之处(如顿号、短逗号),
联系不如直连紧密,
需要略有区分但又不宜完全断开。
特点:
似停非停,藕断丝连。
声音有极短暂、轻微的间歇或拖长,
但语意、语气连贯向前推进。
声音悠荡、起伏,
形成流畅优美的语流。
常用于列举项(尤其顿号处)、
较长的短语之间或需要
语气连贯转换之处。
例句示范:
“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
粤方言区闽南方言区闽
北方言区赣方言区客家
方言区湘方言区”
(顿号处声音略有拖长或极轻微起伏,
似停非停,连贯带过)
“此外,
很多家长营造的家庭气氛过于紧张,
(轻微拖长/起伏)
一切以高考为中心,
(轻微拖长/起伏)
反而进一步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
(逗号处不完全停死,
有轻微连接感)
关键区别:
直连: 紧密如胶 ->
快速带过不停。
曲连: 藕断丝连 ->
似停非停,悠荡向前。
三、课程要点总结:
停连是播音表达的核心技巧,
直接影响语义清晰度和语言美感。
落停用于语义完结处(句尾),
停顿稍长,声音落下。
扬停用于语义未完处(句中),
停顿较短,声音扬起/拉长,
声断意连。
直连用于内容极其紧密处
(即使有标点),
快速连贯带过。
曲连用于需要略有区分
但保持连贯处
(常见于顿号、短句间),
似停非停,悠荡向前。
四、实践建议:
多听多模仿: 听优秀的新闻播报、
专题片解说,
注意主播如何处理不同位置的停连,
体会落停、扬停、直连、
曲连的具体运用。
文本分析: 拿到稿件后,
先分析语意层次和逻辑关系,
明确哪里需要落停(完整结束),
哪里需要扬停(未完待续),
哪里适合直连(极其紧密),
哪里适合曲连(藕断丝连)。
刻意练习:
针对每种停连方式进行专项练习。
例如,找一些带有复杂句子的新闻稿,
重点练习扬停;
找一些带有并列项的内容,
重点练习曲连。
气息控制:
扬停和曲连尤其需要良好的气息支撑,
保证声音虽断但气流和思维不断。
录音复盘: 录下自己的练习,
反复听,检查停连是否符合语意,
是否自然流畅,
是否符合想要表达的情感和节奏。
老师关于后续强化课程的说明
(需关注公众号获取)
也清晰地传达了信息。
掌握好这四种基础的停连方式,
是提升播音主持表达清晰度、
流畅度和感染力的重要基石。
同学们加油练习!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猜你喜欢
- 搜索
-
- 同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