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课程由入门到进阶】41.基础课程第三十五讲 停连的类型(三)
绿萝 2025-07-30 16:01
浏览
次
这节课关于停连类型
(判断性、转换性、生理性、
回味性、灵活性)
的讲解非常清晰实用。
以下是内容的总结和提炼,
方便理解和复习:
一、停连类型总结
1、判断性停连
目的: 表现思考、判断、
犹豫或断断续续的状态/意味。
特征:
在思索判断的词句上停顿。
停顿前的音节可适当拖长。
停顿时长模拟真实思索
判断的心理过程。
应用场景:
边思考边说话时模拟真实状态。
文字中表现断断续续的情感
(如集体朗读、回忆不确定内容)。
例:“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我们的/祖国”。
破折号解释说明或转折时。
关键点:
必须结合上下文感情色彩具体分析,
不能完全依赖标点。
2、转换性停连
目的: 表现语意、
文势、感情的转换。
特征:
在转换点前停顿。
停顿的作用是区分前后
不同内容/情感层次。
应用场景: 内容、情境、
情绪发生明显转折时。
例:“清晨出发的时候,
天气晴朗暖和,
没想到中午突然刮起了暴风,
下起了大雪,气温急剧下降。”
关键点:
同一层次内的内容要连起来读,
避免断得太碎失去整体感。
停连运用需综合与灵活。
3、生理性停连
目的: 模拟因生理状态
(如气息不稳)
导致的言语中断或断续。
特征: 模仿哭泣、抽泣、
哽咽、气喘吁吁、生命垂危等
状态下的说话方式。
应用场景:
诵读中需要表现
特定生理状态下的言语
(如剧本、英雄就义场景)。
例:“快离开我,
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
要.../要记住...革命!”
关键点: 必须真实自然!
避免过度表演显得做作。
需仔细观察生活。
常与强调性停连结合使用
(如“记住革命”)。
4、回味性停连
目的:
在关键句或精彩描述后停顿,
给听众留出想象、回味、深省的空间。
特征:
在需要引发联想的词句后停顿。
停顿时间长短适当
(让人听懂并回味)。
应用场景:
描绘壮丽/深刻场景后、
富有哲理的语句后。
例:“啊真美呀...
/水网和湖泊熠熠发光...
/大地竟像是一幅碧绿的天鹅绒...
/公路好似刀切一样的笔直...
/一丘丘田又好似棋盘般整齐...”
关键点:
常与并列性停连结合使用
(在多个并列意象间停顿,
既区分又留回味余地)。
5、灵活性停连
目的: 打破固定模式,
使表达更生动、鲜活、
符合情感流动。
特征:
在确保语义清晰、逻辑完整、
感情运动的基础上,
灵活处理停顿和连接。
不僵化遵循标点
或某种固定停连模式
(如并列性停连)。
应用场景:
避免单调刻板(如多个“一是...”
结构若按相同模式停顿会呆板)。
例:刻板:
“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凶残,
/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下劣,
/一是/中国的女性
临难竟能如此之从容。”
灵活:“我已经说过...
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凶残/,
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下劣/,
一是中国的女性
临难竟能如此之从容。”
(停顿位置和时长可根据
强调重点和节奏灵活变化)。
关键点:
需要勇气打破标点束缚。
需要深刻理解文字内涵
并精心设计表达。
所有停连类型需综合、灵活运用,
服务于清晰达意和情感表达,
不可死板套用。
二、核心要点强调:
打破标点:
停连的核心原则之一是不能
完全依赖书面标点符号,
要根据意义、感情、
节奏的需要灵活处理。
综合运用:
各种停连类型并非孤立使用,
常常叠加交织
(如生理性停连常内含强调性停连
,回味性停连常结合并列性停连)。
服务表达:停连是手段,
最终目的是为了语义清晰、
逻辑顺畅、感情真挚、表达生动。
生活观察: 尤其是生理性停连,
真实感来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灵活生动: 避免公式化、刻板化。
灵活性停连是高级技巧,
体现了对语言的深度理解和掌控。
这份总结抓住了老师讲解的精髓,
突出了每种停连的核心目的、特征、
应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并特别强调了灵活运用和
打破标点的重要性。
期待下节课继续学习停连!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猜你喜欢
- 搜索
-
- 同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