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账号

二维码 微信扫描关注

【播音主持创作基础】6.3.1.1-播音感受的概念

绿萝 2025-09-04 15:10 浏览

一、播音感受的认知重构

‌专业定义解构‌

感之于外的实现路径:

通过文字符号激活五感记忆

(如红色需联想到晚霞而非抽象概念)

受之于心的触发机制:

建立情感-文本-受众的三元反馈系统

‌与日常感受的差异矩阵‌

目的性差异:

日常感受是自然反馈,

播音感受是设计性共鸣

载体差异:

日常感受直接作用于感官,

播音感受需经过语言符号转译

强度控制:

播音感受需保持适度张力

(避免过度渲染或情感稀释)

二、感受类型的深度解析

‌形象感受的具象化训练‌

空间知觉培养:

通过3D建模软件构建文字场景

(如用SketchUp还原

《荷塘月色》的立体空间)

时间知觉调控:

使用节拍器训练情感节奏

(如喜悦语速比悲伤快30%)

‌逻辑感受的系统化构建‌

关系图谱绘制:

用不同颜色标注转折/

递进/并列关系

语句目的解码:

每句话必须回答三个问题:

谁?对谁?为什么说?

‌整体感受的有机整合‌

避免碎片化:采用冰山法则

(显露1/3隐藏2/3)

防止机械化:设置情感检查点

(每200字需有情绪波动)

三、能力提升的实践方案

‌诊断工具创新‌

言简不足检测:

要求用三个形容词概括段落核心

生动过度矫正:

实施减法训练

(删去所有修饰语后仍能传递情感)

‌阶梯训练体系‌

基础层:感官日记

(每日记录五种感官刺激)

进阶层:文本解剖

(用不同符号标注逻辑/形象要素)

高阶层:跨模态联想

(根据音乐旋律调整文本节奏)

四、教学案例的深化应用

以《春》教学为例:

知觉联动训练:

视觉:

用色卡匹配山朗润的色调梯度

听觉:录制不同水流声

对应水涨的强度变化

情感校准技术:

建立情感坐标轴

(横轴时间进程/纵轴情绪强度)

对比分析:北方播音员与

南方播音员的意象差异成因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朗诵教程

欢迎加我的微信号交流

搜索
同类文章
友情链接
关于 商务 项目 联系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云南守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9003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