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楚女革命的信仰——关于信仰的演讲经典篇目
杨书意 2025-07-30 09:15
浏览
次
1924 年1月,国民党一大确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新三民主义纲领。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中国革命展现出迅猛发展的广阔前景。萧楚女为大好的革命形势所振奋,写就此文,鼓励青年坚定信念,投身革命。
我们眼前这般青年,在自己的内心生活上,大都没有什么信仰。我们不但不信仰什么,并且有时连自己的力量也还要否定了,我们常常问我们自己,我们所以如此的,并不是因为我们有什么科学的怀疑精神--不肯轻易相信什么。一切摆在我们意识阈门口的东西,我们实没曾预先审察过:到底这些值不值得信仰,或应不应该信仰。我们只是单纯地无条件的任什么都不信仰。这,实在是一种盲目的“否认狂”。我们生活上、一切烦恼、沉闷、悲哀、痛苦,都是发于这个根源。我们现在好比彷徨在大海里,茫无边沿的凶涛恶浪、不断地扑身而来,我们的“一生”只好清醒明白的让彼卷了去!
我们要晓得:一个人的内心没有信仰,就是那个人没有“人生观”。没有人生观的生活,等于没有甜味的蜜,没有香气的花。何况我们现在方且生活在这样的一个中国社会,这样的一个时代的中国社会里?花,蜜,岂止“不甜”“无香”而已;简直连不甜无香的枯干躯壳也还不能存在呢!万恶的社会之海底凶涛恶浪,不是已经把我们浮荡昏眩得差不多要死了么!我们不是对于一切都已没有了一点勇气,一毫决心,去与之对抗了么?我们怕毁谤,怕诬构,怕耻辱,怕失败,怕穷怕死:我们是一事也不敢做:一步也不敢走了,我们已经成了驯犬,帖服在黑暗的恶魔之下--我们做了家庭的奴隶,做了军阀和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俘虏,做了一切非道德,不道德的习惯的降服者。我们是几乎连我们自己也不认得了!
我们应该想一想:我们现在这种生活,还能算是“人”的生活还能算是人类之中的常堂的“青年之人”的生活么?我们试一追忆我们几年前的那些“五四朋友”,和我们那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前的许多“人类之表率者”。我们可不问一问苏格拉底何以能那么从容而死;颜真卿、颜呆卿何以能那么抗贼不屈么?文天祥怎么不怕死呢?史可法怎么不愿生呢?马丁路德何以有如此大胆?克林威尔何从得那样魄力。徐锡麟的手枪,何以放得那样快。秋瑾的血,何以流得那样红?黄花岗的烈士们何以死得那么齐整?五四朋友又何以打得那么高兴?这岂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奥妙!都只为他们各人的内心,各有个充实其自我之意义的信仰而已!有所信仰,所以内心充实;内心充实,所以没有一隙可以为外来客气所乘--他们的人格就成了一个勇气与决心相结合的结实物了!他们的生命之前途,是无穷尽的;是光明的;他们并不看见那些可怕的东西--于是他们大踏步地前进了!徐锡麟相信满清必倒,汉族必能光复,所以徐锡麟很快地射击了!苏格拉底相信真理永在,所以苏格拉底从容死了!五四的朋友,和黄花岗的烈士们,相信中国一定可以从他们的呐喊声中解放出来;所以便一口气地演了那大打大杀的全武行了!我们的怯懦,我们的畏首畏尾,我们的容忍苟活,容忍得军阀、帝国主义……横行一世都只因我们没有像苏格拉底去相信真理,没有像徐锡麟去肯定自己的力量罢了!
现在,死气弥漫了我们的周围了!“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翘首燕云,能勿悲乎?朋友!我们读书也读够了,我们现在应当不管他是什么,要各自赶快去找一个合乎我们现在的生活,和我们对于人类前途所负的使命的需要之物,以为安身立命之地--以充实我们的生活,把自己和自己所居的社会,一齐从那无边的黑暗之中,拯救出来。
--萧楚女1924年1月5日
参阅:《萧楚女文存》,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8年版。
信仰感评
本文从当时青年的信仰缺失问题谈起,分析了坚定的信仰对青年的人生、生活的意义和作用,鼓励青年们从书斋中走出来,坚定自己的信仰,以信仰充实生活,以信仰拯救社会。
萧楚女的文章和讲话,有个纵横一贯的基本主题--革命教育的主题。他曾说过:革命教育是“以社会为学校,以动的社会为教材,引起青年们实事求是的精神,去创造未来的民众意志,以开辟我们的新时代!’正义、真理和事业,事业、人民和个人,科学的世界观和革命的人生观,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社会义务和个人价值的和谐统一,这就是萧楚女所憬、所追求的人生境界。这是政治的追求,也是伦理和美学的追求。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 上一篇:告同胞今日的时代——关于信仰的演讲经典篇目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同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