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账号

二维码 微信扫描关注

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劳动教育——关于劳动的演讲经典篇目

绿萝 2025-07-09 10:40 浏览

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21世纪是一个竞争更趋激烈的时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对数十个国家的教育进行考察后郑重提出了“生存教育”,这表明一个人如果没有较高的劳动素质,一定的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就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将会被社会无情的淘汰。

劳动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劳动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手脑并用的劳动训练是发展思维的良好手段,是促进智力发展的实践活动。在劳动中不仅能使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而且能认识自己的力量和才能,珍惜因劳动得到的荣誉,产生自尊感和尊严感。孩子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美化了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从而体会到劳动带来的乐趣。

第一,思想上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有体力和脑力劳动之分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特指培养重视和热爱体力劳动并形成相应观念的教育,让青少年对体力劳动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和认识。体力劳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础,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离开了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就无法与客观世界结合,就无法改造世界,没有体力劳动,人类就无法生存。

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只是分工不同,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我们要让学生懂得,没有劳动就没有我们人类的今天。人民的生活所需,哪一样不是劳动创造的?要让学生明白,劳动者最光荣。劳动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每一个劳动者都应受到尊重。

第二,学习提升学生对劳动的感情。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注意身教重于言教。孩子劳动意识的培养关键在于教育者对劳动的观念如何。家庭是第一个课堂,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必须意识到劳动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研究表明,早期的经验会影响其一生,一个生活在和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家庭氛围中的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自然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地以父母的行为做榜样,同时应多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不断增强子女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第三,学校采取措施,重视提高劳动素质。学校的职责不仅仅是教学生们知识,从小培养孩子的热爱劳动的意识也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是个育人的大集体,而班级是这个育人大集体中的一个小集合体。班级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在班级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道德、励志、理想前途教育和人格培养,所以班主任要发挥自己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第四,要注意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劳动光荣”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需要班主任的实际行动。在劳动观教育中,班主任不能只做夸夸其谈的“理论家”,更要成为脚踏实地的“实干家”

第五,创建“人人爱劳动”的班风。感受劳动的美,利用班会课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创建“人人爱劳动”的班风。教唱一些劳动歌曲,让孩子们在歌曲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每周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一些简单的劳动方法和技能,比如烧饭洗衣等家务劳动;安排学生在家中与父母一起共同劳动,并评选每周的劳动之星。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劳动能力,而且能让孩子们懂得感恩,密切亲子关系,增进家庭的感情。

第六,教育中把劳动当奖励。不再作为惩罚的工具,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在劳动面前“人人平等”,引导学生把劳动作为体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渠道,感悟劳动创造的美妙心情,让劳动成为自身快乐的源泉。奖励学习进步的孩子为班级擦一天黑板;奖励课堂发言积极的孩子打扫一天卫生;奖励作业工整的孩子倒两次垃圾……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劳动最光荣!做到“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第七,义务劳动中培养劳动观。学校劳动观念教育除了要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劳动理论,掌握一定的劳动和社会生活的技能,还应该让学生参加简单的劳动实践。因为让学生树立爱劳动就是爱自己的劳动观,仅仅靠口头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实现。

第八,开设基础劳动技能科目。效仿国外在中小学教育课程中开展家务课,并用事实说话,切实加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生活的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学生今后生活打下基础,为日后成为社会有用之材做准备。

记得日本国家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余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是一个人最为宝贵的素质。劳动教育并不过时,让我们把劳动教育进行到底,让孩子们体验劳动的艰辛,劳动的快乐。

——佚名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关于劳动

欢迎加我的微信号交流

搜索
同类文章
友情链接
关于 商务 项目 联系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云南守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9003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