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传播的发声艺术】21.4.4 播音主持中的音色使用
绿萝 2025-11-19 16:06
浏览
次
播音主持常用音色及发声艺术
一、音色概述
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和本质,
是带有典型个人特征的声音特色。
在播音主持中,
音色是语言表达的重要元素,
它能够传递情感、塑造形象,
与语言内容意义无关的声音色彩。
音色与发音体和发音方法密切相关。
每个人的发音体都是独一无二的,
虽然发音方法可以改变,
但无法无限改变音色。
发音方法包括气息控制、
喉部控制、口腔控制
和共鸣控制的相互配合。

二、音色分类
(一)实声
特点:声门闭合较紧,
无缝隙,声音明亮,
没有气流的摩擦声。
发声类型:
略微紧绷的正常嗓音。
注意事项:
过紧的实声会产生
紧张的挤压色彩,需避免。
(二)虚实声
特点:声门较放松,略有缝隙,
略有气流的摩擦声,声音柔和。
发声类型:正常嗓音
加少量的气声的结合。
应用场景:与人友好交谈时,
使用虚实结合的声音,
显得温和、舒适得体。
(三)虚声
特点:声门不闭合,有缝隙,
气流摩擦声较大,发声较虚。
发声类型:
类似发声类型中的气声。
注意事项:
掌握不好发虚声的感觉,
会刻意吐气,
造成有气无力的感觉。
三、音色与情感的关系
从实声到虚声的变化过程,
与感情的紧张严肃到
亲密亲切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了解感情与音色的对应关系,
可以帮助我们灵活运用音色的变化,
使表达更加准确到位。

四、音色训练方法
(一)假设生活场景训练
通过假设不同的生活场景,
如在路边喊人、
面对面平和交谈、
有人睡觉时说话等,
帮助自己找到想要的音色,
认真体会不同的控制感觉
和相应的音色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元音音色变化练习
用单元音做两层次或
三层次的音色变化,
如发“啊”时,
可以发实声和虚声,
或发实声、虚声、实声
和虚声三种,
体会不同音色时声带的控制感觉。
(三)字词音色变化练习
与吐字练习相结合,
完整普通话音节中包括声母、
韵母和声调的变化,
这些音素对音色都有影响。
如发“广阔”时,
可以尝试不同的音色变化。
(四)音色连续变化练习
用音色连续变化
来增强对声带的控制能力
和对音色的控制能力,
熟悉音色的细微变化。
如由实到虚时,
可以先吸一口气,
屏住气,
然后声门保持在闭合状态,
开始发音时是实声,
然后逐渐打开声门,
使声音色逐渐变虚。

五、音色使用常见问题及纠正方法
(一)声音太亮
表现:用声尖亮,
甚至有些刺耳,显得不够柔和。
纠正方法:
改变对尖亮声音的偏爱。
发音时注意放松喉部,
刻意发出略虚的声音
来纠正太亮的音色。
(二)用声太虚
表现:声门开度较大,
比较费气,
影响字音的清晰度。
纠正方法:
让声门稍微闭合得稍紧一些,
减少发音时流出的气息。
加强声音的力度,
增强气息的力量,
加强呼吸的控制。
(三)调整音色时的别扭感
原因:打破了原有的发声习惯。
解决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
新的发声习惯建立以后就会适应。
训练时把自己的训练录下来再听,
如果发现虽然嗓子有不适感,
但是听着效果还不错,
可以帮助自己判断并建立信心。
六、音色变化训练示例
(一)句段单一音色练习
选择一个句段,
用单一音色进行练习,
如用实声或虚声朗读一段文字,
体会音色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二)多音色练习
在句段中灵活运用不同的音色,
根据情感变化进行音色的转换。
如在一段描写紧张场景的文字中,
可以用实声表达紧张的情绪;
在描写温馨场景的文字中,
可以用虚实声表达温暖的情感。
七、音色使用的注意事项
(一)兼顾节目需要和个人特点
播音员和主持人要兼顾
考虑到节目需要和个人特点,
保持自己个性化的声音。
(二)保持音色的自然和舒适
在调整音色时,
要避免过于刻意和做作,
保持音色的自然和舒适,
使表达更加真实和生动。
(三)注意音色的变化和层次
在表达过程中,
要根据情感的变化
灵活运用音色的变化和层次,
使表达更加丰富和生动。
八、总结
播音主持的常用音色包括
实声、虚实声和虚声,
它们与声门的开度和
气流摩擦声有直接关系。
通过音色训练,
我们可以掌握不同音色的控制方法,
灵活运用音色的变化
来表达情感和塑造形象。
在音色使用过程中,
要注意避免常见问题,
兼顾节目需要和个人特点,
保持音色的自然和舒适,
使表达更加准确和生动。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 上一篇:【语言传播的发声艺术】20.4.3 播音主持中的音高使用
-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喜欢
- 搜索
-
- 同类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