铮铮铁骨映丹心——关于党的演讲经典篇目
绿萝 2025-03-19 10:56
浏览
次
85年前,一名共产党人在海口被国民党密探逮捕。他凭借惊人的毅力,经受住了一次次严刑拷打,对党的机密守口如瓶。为了不连累家乡的亲人,他改名换籍,并随时做好了为党牺牲的准备。
临刑前,他在狱中给妻子留下一封遗书。他在遗书中写道:“余在琼已直认不讳,日内恐即将判决。余亦即将与你们长别。在前方,在后方,日死若干人,余亦其中之一耳。死后勿为我过悲。惟望善育吾儿,你宜设法送之返家中,你亦努力谋自立为要。死后尸总会收的,绝不许来,千嘱万嘱。”
这封遗书通过难友和狱卒寄到香港,几经周折,好不容易才转到他妻子手中。今天,这封珍贵的遗书陈列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里,它将永远见证一名共产党员对信仰的坚守。
值得一提的是,这名共产党员的妻子就是曾受到邓颖超的称赞,“在抗日烽火中以伟大慈母般的爱培育下一代”的赵君陶妈妈。而遗书中说的“吾儿”,就是后来曾任共和国总理的李鹏。写这封遗书的人,则是时任中共两广省委军委书记、红7军政治委员的李硕勋。
李硕勋早年在成都求学期间,就结识了吴玉章等人,开始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后因从事革命活动,遭四川军阀通缉,李硕勋来到北京读书,不久又进入国共合办的上海大学。他先后听过瞿秋白、蔡和森、恽代英、张太雷等著名共产党人的课,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在自己心里树立起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在上海大学读书期间,李硕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李硕勋的人生便与中国革命的伟大进程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他是“五·卅”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他曾主持召开了第七、第八届全国学生代表大会;他参加过北伐,在河南上蔡战役中打败了奉军;他参加了平定夏斗寅叛乱和讨蒋运动;他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并参与指挥会昌战役取得胜利。
会昌战役后,起义部队进入广东境内。由于国民党军队的疯狂反扑和围剿,起义军被打散,相互之间失去了联系。于是朱德、周士第和李硕勋三人组成前敌委员会,在认真分析敌情后,决定率领起义军“穿山西进,直奔湘南”。10月下旬,起义军来到湖南境内,为了尽快与党中央取得联系,朱德派李硕勋返回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并请求指示。
李硕勋回到上海后,党中央决定让他留下做地下工作。在此后的三四年间,李硕勋在上海、武汉、杭州、南京等地来往奔波,先后被任命为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省军委书记,后又任浙江省委代理书记。1929年春再回上海,任中共沪西区区委书记,同年秋改任中共江苏省军委书记,1930年还当选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李硕勋是我党军事斗争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他参与领导了红14军、红15军和红17军的组建工作,为我党早期武装力量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31年5月,为了更好地开展两广的武装力量建设,中央决定调任李硕勋为红7军政治委员。李硕勋离开江苏辗转到了香港。当时,中共广东省委机关设在香港。在这之前,中共广东省委多次遭到破坏,省委书记蔡和森牺牲后,省委领导力量薄弱。为此,广东省委写报告给中央,要求把李硕勋留在广东省委工作。不久,中央任命李硕勋为广东省委军委书记。中央还特意将李硕勋的妻子、当时在中央妇女委员会工作的赵君陶派到香港,以便掩护李硕勋更好地开展地下工作。
此时,海南岛的革命武装斗争取得了较快发展,两广省委决定派李硕勋去海南,主持召开琼崖游击队负责人军事会议,并指导海南扩大武装斗争。同年8月,李硕勋抵达海口,不久由于叛徒出卖,李硕勋不幸被捕。
9月5日,国民党琼山县宪兵队将已被打折双腿的李硕勋用竹箩抬到海口市东较场行刑。李硕勋无法站立,但他仍高昂起不屈的头颅。面对国民党宪兵队,李硕勋高呼着革命口号,从容就义。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