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账号

二维码 微信扫描关注

中国无产阶级最热烈的领袖——关于党的演讲经典篇目

绿萝 2025-03-19 11:04 浏览

中共中央在1928年5月30日出版的《布尔什维克》杂志上,以头版头条的位置发表了一篇题为《悼罗亦农同志》的文章。文章高度评价了罗亦农的革命精神,同时指出:“罗亦农同志的热烈的革命精神,可为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的楷模。反动派吴稚晖等提起罗亦农三字为之齿颤。他的死是莫大的损失!”“中国无产阶级失去了一位最热烈的领袖!”

2002年,在纪念罗亦农同志100周年座谈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罗亦农同志是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革命先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

罗亦农牺牲时年仅26岁。一个26岁的年轻人在牺牲后能得到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如此高的评价,实属罕见。这不仅是因为罗亦农为中共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更在于他始终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热烈的激情和忘我的精神。

罗亦农是被叛徒出卖而被捕牺牲的,有人曾经考证,认为罗亦农是因叛徒出卖而被捕的中共级别最高的领导人(瞿秋白是在被捕后才被叛徒指认了身份)。罗亦农被捕时已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并兼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那时他正全力为计划在年底召开的党的六大做准备。中央让罗亦农负责起草《党务问题》的报告,并与瞿秋白共同拟写《党纲草案》。

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到25岁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罗亦农对革命工作高涨的热情和在工作中显露出的惊人才干,得到了组织和同志们的普遍认可。追寻罗亦农的人生足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选择了共产主义信仰的年轻人,如何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迅速成长的过程。

1919年18岁的罗亦农和同乡袁达时等在长沙船山学校创办了平民半日学校。在这期间,罗亦农经常阅读《新青年》和《劳动界》等进步刊物。罗亦农深受启发,并决定只身去上海造访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陈独秀。后来罗亦农本人回忆起这次贸然造访,用了“妙不可言”四个字来形容。至于见面后两人都谈了些什么问题,现在已无从知晓。但可以知道的是,罗亦农很快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经陈独秀推荐,进入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不久又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选派去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在苏联学习期间,罗亦农转为中共党员,同时担任中共旅莫斯科支部书记。不久,罗亦农介绍刘少奇加入中国共产党。

由于罗亦农学习刻苦,俄文基础好,再加上在同学中威信高,对工作又充满热情,党中央让罗亦农留在莫斯科专门从事中国留苏学生的组织工作,他同时还兼任中国班的唯物论教授和翻译。

1925年回国后,罗亦农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到广东工作了一段时间,然后回北京主持中共北方区委党校的工作。不久,中央任命罗亦农为中共江浙区委书记。为打破革命处于低潮的江浙地区的沉寂局面,中央决定在上海举行武装起义,罗亦农受命兼任上海军事委员会主任,随后领导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四·一二”政变后,罗亦农奉命撤离上海,出任中共江西区执行委员会书记,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不久,罗亦农调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在“八·七”会议上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年9月,中共中央迁往上海后,罗亦农被任命为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负责领导湖北、湖南、江西、四川、安徽、陕西等省的工农革命暴动与党务工作。

由于革命意志坚定,工作热情高涨,领导才能卓著,罗亦农得到了党内同志的高度认可。不久之后,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罗亦农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务委员,并兼任中央组织部部长,负责党的六大筹备工作。当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即将赴莫斯科参加党的六大前夕,因叛徒出卖,罗亦农不幸被捕。

国民党知道罗亦农在中共身居要职,更重要的是罗亦农时任中共组织部长,一旦从他身上打开缺口,中共的中央机关和各级地下党组织将遭受毁灭性打击。可惜敌人的如意算盘彻底打错了,他们所面对的不是一个年轻的文弱书生,而是一个意志坚定的革命者。各种酷刑和折磨都无法动摇罗亦农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罗亦农在狱中写下了一首绝命诗:“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残躯何足惜,大敌正当前。”

据说陈立夫得知罗亦农被捕后,当天就从南京飞抵上海,决定亲自。督办此案。但三次审讯都毫无结果,陈立夫气得暴跳如雷。当看到罗亦农写的这首绝命诗,知道罗亦农已经决意为自己的信仰献身,陈立夫沉默了很久,下令请示蒋介石。当时正在山东前线督战北伐的蒋介石很快回电,电文只有四个字:就地枪决!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关于党的

欢迎加我的微信号交流

搜索
同类文章
友情链接
关于 商务 项目 联系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云南守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9003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