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账号

二维码 微信扫描关注

40年南开学校之回顾——关于学习的演讲经典篇目

徐亚凤 2025-08-05 10:29 浏览

张伯苓先生是中国著名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教育救国,创造了中华教育史上一道辉煌篇章--“南开”教育,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他创办的南开中学里,他以“公能教育”为指导思想,培养为公不为私,有知识有技能、有本领的人。为纠正中华民族“愚、贫、弱散、私”五种毛病,提出了重视体育、提倡科学、倡导团体组织、重视道德训练、培养救国力量的五项方针。

办学目的

南开学校系因国难而产生,故其办学目的旨在痛矫时弊,育才救国。窃以为我中华民族之大病,约有五端:首曰“愚”,千余年来,国人深中八股文之余毒,民性保守,不求进步。又教育不普及,人民多愚昧无知,缺乏科学知识,充满迷信观念。次曰“弱”,重文轻武,鄙弃劳动,鸦片之毒流行,早婚之害未除,因之民族体魄衰弱,民族志气消沉。三曰“贫”,科学不兴,灾荒看见,生产力弱,生计艰难。加以政治腐败,贪污流行,民生经济,濒于破产。四曰“散”,两千年来,国人蛰伏于专制淫威之下,不善组织,不能团结。因此个人主义畸形发展,团体观念极为薄弱。整个中华民族有如一盘散沙,而不悟“聚者力强,散者力弱”“分则易折,合则难”之理。五曰“私”,此为中华民族之最大病根。国人自私心太重,公德心太弱,所见所谋,短小浅近。只顾眼前,忽视将来,知有个人,不知团体。其流所及,遂至民族思想缺乏,国家观念薄弱,良可慨也。

上述五病,实为我民族衰弱招侮之主因。苓有见及此,深感国家缺乏积极奋发、振作有为之人才,故追随严范孙先生倡导教育救国,创办南开学校,其消极目的,在矫正上述民族五病:其积极目的,为培养救国建国人才,以雪国耻,以图自强。

训练方针

南开学校为实现教育救国之目的,对于学生训练方针,特注意下列五点:

一曰:重视体育。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国民体魄衰弱,精神萎靡。工作效率低落,服务年龄短促,原因固属多端,要以国人不重体育为其主要原因。南开学校自成立以来,即以重视体育,为国人倡,以期个个学生有坚强之体魄,及健全之精神,故对于体育设备、运动场地,力求完善;体育组织、运动比赛,力求普遍。学生先后参加华北、全国及远东运动会者,均有良好之成绩表现。但提倡运动目的,不仅在学校而在社会;不仅在少数选手,而在全体学生。学生在校,固应有良好运动习惯,学生出校,亦应能促进社会运动风气。少数学生之运动技术,固应提高,全体学生之身体锻炼,尤应注意。最要者学校体育不仅在技术之专长,尤重在体德之兼进,体与育并重,庶不致发生流弊,故体育道德及运动精神,尤之致意焉。

二曰:提倡科学。我国科学不发达,物质文明远不如人,故苓当办学之初,即竭力提倡科学,其目的在于开通民智,破除迷信,藉以引起国人对于科学研究之兴趣,促进物质文明之发达。今者科学与国防建设发生密切之关系,无科学无国防,无国防无国家,愈见提倡科学之重要。惟是科学精神,不重玄想而重观察。不重讲解而重实验,观察与实验,又需有充分之设备。南开学校在成立之初,苓即从日本购回多种理化仪器,其后历年添置,令学生人人亲手从事实验。犹忆民国初年,美国哈佛大学校长伊利奥博十来校参观,见中学有如此设施,深为赞许,盖以尔时中学内有实验设备者,尚不多见也。

三曰:团体组织。国人团结力薄弱,精神涣散,原因在不能合作与无组织能力。因此学校对于学生课外组织、团体活动,无不协力赞助,切实倡导,使学生多有练习做事参加活动之机会。而所竭力提倡之各种课外活动,有下列数种:

(1)学术研究。如东北研究会、天津研究会、科学研究会、数学研究会,以及政治经济研究会等,以大自然为教室,以全社会为教本,利用活的材料,来充实学生之智识,扩大学生之眼界。

(2)讲演。演讲目的,在于练习学生说话之技术,与发表思想之能力,并可进为推行民主政治之准备。其组织,或以年别,或以组分;其训练,由学校聘请有研究有兴趣之教员,为其导师。平时充分练习,定期公开比赛,其优胜者,则由学校加以奖励。

(3)出版。学校为练习学生写作之能力,增加学生发表思想之机会,自始即鼓励学生编辑刊物,会有会刊,校有校刊,或以周,或以季,种类甚多,于彼此观摩之中,寓公开竟赛之意。以是南开学校并未设有新闻学课程,亦未添设新闻学科系,但毕业校友之服务新闻界、通讯社,以及文化团体而卓有成绩者,为数尚不少。

(4)新剧。南开提倡新剧,早在宣统元年(1909),最初目的,仅在藉演剧以练习演说,改良社会,及后方作纯艺术之研究。南开话剧第一次出台公演者,为《用非所学》一剧,由主编,亦由导演。继则由今中央委员时子周君,前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君,及本校职员伉乃如君等,合力编演《一元钱》《新少年》《一念差》及《新村正》等每次公演成绩至佳。其后张彭春君自美归国,负责指导编译名剧多种亲自精心导演。当《国民公敌》《娜拉》及《争强》诸剧演出之时,艺术高超,大受观众欢迎。当时出演者,有今名编剧家万家宝(曹禺)君。而南开新剧团之名,已广播于海内矣。

(5)音乐研究会。南开提倡音乐,远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当时设备不全,仅有军乐一项,其后会员增加,设备充实,增添口琴、提琴、钢琴,及大提琴诸组,今名音乐家金律声先生,亦导师之一。前后举行奏演会多次,成绩甚为美满。

(6)体育。南开重视体育,提倡体育组织,提高普及,均所注重除田径外,并辅导学生组织各项球队,如篮球、足球、棒球、排球、网球等,而尤以篮球队为国人所称羡。当时曾有“南开五虎将”之称,所向无敌,执全国篮球界之牛耳。其时负责教练者,即今名体育家董守义先生也。

(7)社团。南开学校为训练学生做事能力,服务精神,并培养社会领袖人才起见,鼓励学生自动组织各种社团,通力合作,团结负责。当年最早成立之学生社团,有自治励学会,由今中学部主任喻传鉴君主持之,有敬业乐群会,由周恩来君主持之,此外并有青年会,专以研究基督教义为任务,由张信天君主持之,皆各有定期出版刊物,彼此观摩竟赛,工作成绩颇足称道。

四曰:道德训练。教育为改造个人之工具,但教育范围,绝不可限于书本教育、智识教育,而应特别注重于人格教育、道德教育。是以当学校之初期,每于星期三课后,召集全体训话,名为修身班。阐述行已处世之方,及求学爱国之道,语多警惕,学生多能服勿失。

苓鉴于民族精神颓废,个人习惯不良,欲力矫此弊,乃将饮酒、赌博、冶游、吸烟、早婚等事,悬为厉禁,犯者退学,绝不宽假。在校门侧,悬一大镜,镜旁镌有镜箴,俾学生出入,知所做戒。词为:“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此与现时新生活运动所倡导者,若合符节。犹忆美国哈佛大学校长伊利奥博士来校参观,见南开学生仪态与在他校所见者不同,特加询问。苓乃引渠至镜旁,将镜上箴词,详加解释,伊始了然。后伊归国,告其邦人,罗氏基金团且派员来校摄影,寄回美国,刊诸报端,加以谀词。盖以当时国人对于国民体魄,身体姿势,甚少注意矫正之故也。

五曰:培养救国力量。南开学校系受外侮刺激而产生,故教育目的,旨在雪耻图存,训练方法,重在读书救国。关于国际形势,世界大事,及中国积弱之由,与夫所以济救之方,时对学生剀切训话,藉以灌输民族意识,及增强国家观念。但爱国可以出乎热情,救国必须依靠力量。学生在求学时代,必须充分准备救国能力,在服务时期,必须真切实行救国志愿,有爱国之心,兼有救国之力,然后始可实现救国之宏愿。在平津陷落以前,华北学生之爱国运动,大半由我南开学生所领导,因此深遭日人之嫉恨。此后我南开津校之惨遭炸毁,此殆其一因。上述五项训练,一以“公能”二字为依归,目的在培养学生爱国爱群之公德,与夫服务社会之能力,故本校成立之初,即揭“公能二义,作为校训。惟“公”,故能化私、化散、爱护团体、有为公牺牲之精神;惟“能”,故能去愚、去弱、团结合作、有为公服务之能力。此五项基本训练,以“公能”校训为指导原则,而“公能”校训,必赖此基本训练,方得实现。分之为五项训练,合之则“公能”二义允公允能,足以治民族之大病,造建国之人才。40年来,我南开学校之训练,目标一贯,方法一致,根据教育理想,制定训练方案,彻底实施,认真推行,深信必能实现预期之效果,收到良好之成绩也。

——张伯苓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关于学习

欢迎加我的微信号交流

搜索
同类文章
友情链接
关于 商务 项目 联系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云南守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9003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