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关于党的演讲经典篇目
绿萝 2025-03-28 16:06
浏览
次
谭彦克服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折磨,创造了一流的工作业绩,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法律的神圣与公正。
谭彦出生在吉林省集安县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1981年他考入吉林大学法律系。从那时起,当一名人民的好法官就成了他最大的理想。1985年7月,谭彦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后来他和几名同志一道筹备组建起了大连开发区法院。
在多年的执法过程中,谭彦有个十分清楚的界限:要讲感情,讲同情,讲亲情,更要讲政治,讲原则,讲道德。他不反对和熟人在一起吃饭,但对与案情有联系的宴请,一律拒绝参加。与他接触过的原告、被告,谁想通过行贿让他在办案中放松、手软,真比登天还难。
在审理一宗盗窃案时,被告人的一位亲戚正好是谭彦妻子的同学,两人关系不错。这位老同学找到谭彦的妻子,希望她在谭彦面前给说说情,为他们破例一次。妻子试探着跟谭彦说了,却被一口回绝。过后,谭彦耐心地对妻子说:“同学、朋友的情再大,也没有法大,咱不能让肩上的天平倾斜。”
1993年,谭彦为一桩经济案件需要冻结某企业的银行账号。当时的麻烦是:谭彦所在法院的许多家属在这家银行工作,他本人也和这家银行的行长非常熟悉。可能正是因为有了这层关系,银行在明知法院要冻结某企业账号的情况下,却帮助企业从账号上转走了资金,给执法人员的办案带来了困难。谭彦发现此事后,态度坚决地对那位行长说:“正因为咱们是朋友,为了避免你犯错误,我才用法律提醒你。不管你和当事人是什么关系,在原则问题上都不能含糊。你要知道,法律无情。”听了谭彦的话,这位行长被他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秉公执法的行为所感动,主动划回了那笔资金,使法院的判决得以顺利执行。
和许多法官一样,谭彦在办案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一次,一位在当地较有影响的原告律师为使谭彦做出有利于己方的判决,竞公开向谭彦亮出自己的背景。她说自己的丈夫是市里某政法机关的领导,自己还和某某局长是亲戚。她本以为谭彦听后会格外关照她。但没想到的是,谭彦却平静地对她讲:“你有能耐就找他判,在这儿,我就要依法判。如果只讲权不讲法,我早就不当法官了。”
还有一次,一个被告对谭彦的判决不满,竞在法庭上破口大骂:“老子天不怕,地不怕,还怕你这个小法官。”他还指使人给谭彦打恐吓电话:“你就这么判吧,咱们走着瞧!”谭彦毫无惧色。他镇定地告诉对方:“我依法办案,你不服可以上诉。”邪不压正,那人最终被谭彦的凛然正气所征服。
在常人看来,作为一名法官,案子审结了,自己的职责也就尽到了。然而,谭彦却把人民法官的职责延伸到法庭以外。他认为:法官办案的最终目的不是惩办人而是教育人。因此,他在办案中总是注意让更多的人受教育。他常说:“我们是人民法官。在法庭上,要忠实地捍卫法律的尊严;在法庭外,还要用自己的真情,感染和教育更多的人学法、懂法、守法。”
1994年,海青岛村一位老大娘状告自己的儿子,理由是儿子虐待她。谭彦受理这个案件后到村里调查取证,并最终证实了这个年轻人的确经常打骂母亲,并有不给母亲饭吃的行为。为此,谭彦对他进行了严厉地批评教育,希望他能有所悔改。那人当时也答应改正并好好照顾老人。可事后不久,他又开始虐待自己的母亲。在请示了领导后,谭彦准备把他拘留起来。这时,老人又心疼起了儿子,多次找谭彦希望撤诉。做儿子的也认识到虐待老人是犯罪行为,表示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到这时,本来可以结案了。可谭彦想到,要让群众守法,就需要对他们进行普法教育,让群众知法、懂法。于是他逐层向上申请,在海青岛村召开了一次法制教育大会。在会上,那位曾经有过不孝行为的儿子痛哭流涕,向母亲低头认错,当众写出赡养老人的保证书;状告儿子的老人也泪流满面,当众表示原谅儿子。这个大会等于给村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会后,许多做儿女的签订了赡养老人协议书。
谭彦办案调解成功的比例在整个开发区法院是最高的。在审理案件时,他总是苦口婆心地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用自己的真情去感化他们。
谭彦曾审理过一起较为复杂的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民工肖明发与包工头林长则发生纠纷,包工头林长则纠集一群人殴打肖明发,肖明发一气之下,将林长则打伤致残。林长则的妻子起诉,要求被告赔偿人民币80万元。谭彦受理了此案。为查明案情,他只身来到90千米以外的肖明发家。他发现,肖明发家里面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家里还欠着别人几千元的债。看到这种情况,谭彦明白,不要说让肖明发赔偿80万元,他连8万元也拿不出来。接着,谭彦又到医院看望了林长则。据医院介绍,林长则头部的伤势非常严重:颅骨骨折,硬膜下淤血,引起脑疝。此后,他恐怕丧失了劳动力,只能瘫痪在床。
这样的案子,按说依法判处并不太难,可谭彦更多地考虑到执法后的社会效果。因此,他没有轻率结案,而是执著地往返于两家之间进行耐心调解。凭着一片赤诚,谭彦终于感动了双方。原告的妻子说:“谭法官,你是个好法官,我体谅你的一片苦心,既然已查清事情由我丈夫引起,我提出的赔偿费太高了。”而被告的老父亲更是感动得老泪纵横。
最终这场看似不可调和的官司,在谭彦的真情感化下,找到了调和的可能。法院依法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并一次性向原告赔偿1万元。判决后,原、被告均没有提出上诉,被告人的父亲还给谭彦送来了一面锦旗。
谭彦当初和同事们一起创建开发区法院时,条件异常艰苦。他们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夏季下雨时,雨水灌了满满一屋子;冬天屋里没有暖气,冷风顺着门缝钻进来冻得人瑟瑟发抖。谭彦作为法院唯一的书记员工作又极其繁重。长久下来,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1989年,他感冒发烧持续了20多天,最后晕倒在办公桌前。人们把他送进医院,医生诊断为慢性纤维空洞型结核。医生建议他住院治疗,可他却在高烧退了之后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一头扎进了案件中。
1994年的夏天,谭彦的病情进一步恶化,体温一直在38摄氏度以上。同志们劝他去医院,他却说:“不行啊,我哪里敢去?一去医生就叫我住院,可工作这么多,我放不下!”
为了让他住院治疗,单位领导撤掉了他的办公桌,不让他继续工
作,他就干脆把卷宗带回家中阅审。
有一次,谭彦庭审一个案子。审判从上午9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3点。谭彦的身体已经极度虚弱,但他以顽强的毅力硬是坚持了下来。审判结束后,刚进家门,他就病倒了。同事把他送到医院。医生诊断后说:“谭彦的病非常严重,不仅肺结核没有好转,而且肺心病也在加重。肝、肾、脾、胃等器官也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法院政治处主任希望医生对谭彦保密,医生却说:“没有必要,这个病他早就知道,是他瞒着你们。”医生和单位领导坚持要谭彦住院治疗,依然被他拒绝了。他笑着说:“不上班,我更难受。”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