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账号

二维码 微信扫描关注

温和平静,刘秀巧言释兵权——关于和谐社会的演讲经典篇目

吴健溪 2025-07-31 13:16 浏览

经过一番腥风血雨的争夺,刘秀终于登上了帝位,成为东汉的开国皇帝。但是开始时,有一段时间他非常忧郁。群臣见皇帝不开心,一时议论纷纷,不明所以。

一日,刘秀的宠妃见他有忧,怯生生地进言说:“陛下愁眉不展,妾深为焦虑,妾可否为陛下分忧?”

刘秀苦笑一声,怅然道:“朕忧心国事,你何能分忧?俗话说,治天下当用治天下匠,朕是忧心朝中功臣武将虽多,但治天下的文士太少了,这种状况不改变,怎么行呢?”          

宠妃于是建议说:“天下不乏文人大儒,陛下只要下诏查问、寻访,终会有所获。”

刘秀深以为然,于是派人多方访求,重礼征聘。不久,卓茂、伏湛等名儒就相继入朝,刘秀这才高兴起来。

刘秀任命卓茂做太傅,封他为褒德侯,食两千户的租税,并赏赐他几杖车马、一套衣服、丝绵五百斤。后来,又让卓茂的长子卓戎做了太中大夫,次子卓崇做了中郎,给事黄门。伏湛是著名的儒生和西汉的旧臣,刘秀任命他为尚书,让他掌管制定朝廷的制度。

卓茂和伏湛深感刘秀的大恩,他们曾对刘秀推辞说:“我们不过是一介书生,为汉室的建立未立寸功,陛下这般重用我们,只怕功臣勋将不服,于陛下不利。为了朝廷的大计,陛下还是降低我们的官位为好,我们无论身任何职,都会为陛下誓死效命的。”             

刘秀让他们放心任事,心里却也思虑如何说服那些朝中功臣。他决心既定,便有意对功臣们说:“你们为国家的建立立下大功,朕无论何时都会记挂在心。不过治理国家和争夺天下不同,朕任用一些儒士参与治国,这也是形势使然,希望你们不要误会。”

尽管如此,一些功臣还是对刘秀任用儒士不满,他们有的上书给刘秀,开宗明义地表达了自己的反对之意,奏章中说:“臣等舍生忘死追随陛下征战,虽不为求名求利,却也不忍见陛下被腐儒愚弄。儒士贪生怕死,只会搅动唇舌,陛下若是听信了他们的花言巧语,又有何助呢?儒士向来缺少忠心,万一他们弄权生事,就是大患。臣等一片忠心,虽读书不多,但忠心可靠,陛下不可轻易放弃啊。”

刘秀见功臣言辞激烈,便重视起来。他把功臣召集到一处,耐心地对他们说:“事关国家大事,朕自有明断,非他人可以改变。朕是不会人言亦言的。你们劳苦功高,但也要明白功成身退的道理,如一味地恃功自傲,不知满足,不仅于国不利,对你们也全无好处。何况人生在世,若能富贵无忧,当是大乐了,为什么总要贪恋权势呢?望你们三思。”

刘秀继位的第二年,就开始逐渐封赏功臣。封侯的功臣地位尊崇,但刘秀很少授予他们实权。有实权的,刘秀也渐渐压制他们的权力,进而夺去他们的权力。

大将军邓禹被封为梁侯,同时担任掌握朝政的大司徒一职。刘秀有一次对邓禹说:“自古功臣多无善终,朕不想这样。你智勇双全,当最知朕的苦心啊。”

邓禹深受触动,却一时未做任何表示。他私下对家人说:“皇上对功臣是不放心啊,难得皇上能敞开心扉,他还是真心爱护我们的。”

邓禹的家人让邓禹交出权力,邓禹却摇头说:“皇上对我直言,当还有深意,皇上或是让我说服别人,免得让皇上为难。”

邓禹于是对不满的功臣一一劝解,让他们理解刘秀的苦衷。当功臣们情绪平静下来之后,邓禹再次觐见刘秀说:“臣为众将之首,官位最显,臣自请陛下免去臣的大司徒之职,这样,他人就不会坐等观望了。”

刘秀嘉勉了邓禹,立刻让伏湛代替邓禹做了大司徒。其他功臣于是再无怨言,纷纷辞去官位。他们告退后,刘秀让他们养尊处优,极尽优待,避免了功臣干预朝政的事发生。

刘秀用温和的语言向那些功臣摆明了利害关系,使他们主动交出了兵权,不但解除了自己的心腹大患,还没有导致大的动乱,这显示了“温和”背后的力量。

古人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这在驭人方面也很适用,只有懂得收放分寸的人,才能将主动权稳固地把握在自己手里。

——张俊红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关于和谐社会

欢迎加我的微信号交流

搜索
同类文章
友情链接
关于 商务 项目 联系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云南守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9003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