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和睦,家和万事兴——关于和谐社会的演讲经典篇目
徐亚凤 2025-08-01 10:34
浏览
次
夫妻和睦,不仅有利于双方的婚姻美满、身心健康和事业成功,而且有利于子女的教育成长,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所以,千万别小看“夫妻和睦”这四个字,它可是人一生的幸福之匙。
在古代,我们从成语中就能体味出来很多,例如“男唱女随”(出处《孔丛子·嘉言》,“十五许嫁而后从夫,是阳动而阴应,男唱而女随之义也。”意为女方必须附和男方,由此来形容夫妻和睦。也做夫唱妇随)。相敬如宾,举案齐眉,这些是描写夫妻生活细节的;共挽鹿车,旧时称赞夫妻同心,安贫乐道。相濡以沫,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还有故剑情深,比喻结发夫妻情意浓厚;琴瑟和谐,还可以说琴瑟和鸣,比喻夫妇情笃和好等。
举案齐眉是赞美夫妻美满婚姻的专用词。讲的是汉时梁鸿和妻子孟光的故事。这一成语典故出自《后汉书·梁鸿传》。相传,梁鸿携妻带子来到吴地隐居后,白天梁鸿为富人家春米,晚上每当他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时,爱妻孟光已经为他做好了喷香可口的饭菜。贤惠的孟光非常敬重丈夫,为了显示自己对丈夫的尊敬,每次给梁鸿盛饭不敢抬头直视,而是半曲身子将盛着饭菜的托盘举至眉前端给梁鸿吃。有一次梁鸿受雇的主人前来找梁鸿,正巧碰到了这一幕,非常惊讶,感叹道:“能使妻子这样敬重自己的人必非常人!”便换了大房子给梁鸿夫妇居住,自此梁鸿方得潜心学问,闭门著书十余篇。同时梁鸿受雇的主人也将梁鸿和孟光的恩爱故事传了出去,于是便有了举案齐眉典故,这在古代封建社会中一直被人们视为妻子敬爱丈夫的典范,梁鸿和孟光也被称为千古第一婚配。
《后汉书·鲍宣妻传》:“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著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勃海人鲍宣的妻子姓桓,字少君。鲍宣曾经跟随少君的父亲学习,少君的父亲惊讶于鲍宣能守清苦,所以把女儿嫁给他,并送了他许多嫁妆。鲍宣不高兴,对少君说:“你生在富贵人家,习惯于穿好衣服、佩戴美饰,可是我家很贫穷,恐怕我们不合适。”少君说:“我父亲因为先生修德守约,故让我来为你侍中持栉。既然奉承先生,当唯命是从。”鲍宣笑着说:“这才是我的志向”。妻子于是脱去身上的服饰,换上了一身粗布衣裳,和鲍宣一起拉着鹿车来到乡里(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拜谢了鲍家的长辈,提着瓮出去打水,做新媳妇应该做的,为乡邦称赞。
南园遗爱,故剑情深。后人广为传诵的唐玄宗与杨玉环的长恨歌与之相比不过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浮华。有多少人能体会到其中的一路坎坷,与君共白头的誓言岂是那华美虚无的赏赐与恩宠能够代表的。贫贱不相离,富贵亦相知,故剑情深,知道这个典故的人也许并不知道隐藏在这之后的阴谋与恩怨。关于权利欲望中的挣扎,关于承诺。那道最浪漫的诏书,见证的是一位贫女与一位帝王最平和温情也是旷古绝今的爱与思念。
刘询,又名刘病已,西汉宣帝,戾太子刘据的孙子,他是一代圣君,却有一个不幸的童年。刘病已刚生下没多久,宫廷里就发生了“巫蛊案”,戾太子被父亲汉武帝刘彻杀害,刘病已则被关到大牢里面。所幸的是正直的监狱长保护了皇孙刘病已,并让两个同是罪犯的乳母养育了病已,后来刘病已在市井中长大,娶了许平君为妻。
继位后的刘病已深知霍光的位高权重。刘询对霍光是礼敬有加、言听计从,百依百顺,就只除了一件事,让霍光不喜、群臣不乐——立皇后。当时,众公卿都认为霍光之女是最佳的皇后人选,甚至于集体上书。但这时候,皇帝却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诏书:“上乃召求微时故剑”。群臣揣摩上意,开始一个个请立许氏为皇后。故剑情深的浪漫典故从此开始流传,这是中国历史上一道最浪漫的诏书,一道王子对贫女的许诺,成为流传至今的佳话。
许平君虽然最终还是死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汉宣帝仍把爱妻葬在了自己百年之地——杜陵的南园。许平君是历史上最幸福的皇后吗?应该是,因为只有她是与自己爱的人自由恋爱,幸福生活在一起的,只有她才能感觉到故剑情深的感动。
《后汉书》卷二十六《宋弘传》中讲到,宋弘历任高官,所得的俸禄田租都给了亲戚,自己家中没有资产,以清廉知名。当时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的丈夫已去世,光武帝与公主一起议论朝中大臣,试探公主的意思。公主说,宋弘的容貌德行,群臣都比不上,愿与之结合。不久,宋弘被光武帝召见。光武帝让公主坐在屏风后面,自己对宋弘说:“常言道,贵了就换朋友,富了就换妻子,这是人之常情嘛。”宋弘说:“贫贱时的朋友不可忘,穷困中共度患难的妻子不可休弃。”坚决辞谢了光武帝的美意。
在现代,人们对婚姻的认识,首先就会认识到要和睦相处。一说到和睦,首先就会想到丈夫积极向上,乐于助人,妻子温柔贤惠,勤勤恳恳,孩子聪明可爱,学习优秀,兄弟姐妹间团结和睦,有困难互相帮助,老人开明,全家都孝顺有加。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样的家庭非常的温暖、温馨。其实在现代也有很多“五好家庭”值得我们借鉴,尤其在这种社会环境压力大的情况下,做到家庭和睦真的是难能可贵。
夫妻和睦,要求处理好婚姻对象之间的关系。家庭以婚姻关系为基础,婚姻关系是家庭中主要的、决定性的关系,其他关系如血缘关系等都是由婚姻关系派生的。因此,夫妻关系如何,决定着整个家庭关系的好坏,其情感关系往往决定着一个家庭的圆满与残缺。夫妻和睦的前提条件是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夫妻在婚姻自由的前提下以爱情为基础相互结合,这就意味着,双方具有平等的人格。因此,在财产关系和家庭事务上具有平等的权利,在赡养老人和抚养子女上具有平等的义务,要互敬互爱。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同志曾提出的“八互”,即互敬、互信、互爱、互勉、互帮、互让、互谅、互慰,是我们正确处理夫妻关系的道德准则。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归纳总结后就不难发现要做到家庭幸福,婚姻美满,夫妻和睦,其实就这么几点:
一是夫妻要相互尊重。自尊心是人的非常强烈而重要的一种情感,自尊心得到满足,心情就愉悦;如果一旦受到伤害,就会带来极大的痛苦。那种训斥、轻视或贬低爱人的做法,会给爱人造成极大的伤害。夫妻之间相互尊重,不仅能使自尊心得到满足,同时能增强相互之间的依赖。因此,夫妻之间要想和睦,相互尊重是基础。
二是善待对方的亲人。很多年轻夫妻结婚以后,认为婚姻只是夫妻两个人的事,与别人没有任何关系,往往在言谈举止中流露出不尊重对方老人或其他亲友的表现,这对于夫妻的和睦影响很大。要知道,无论是谁,都是由父母养育成人,在亲友关怀下成长的,何况还有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既然喜爱你的爱人,就应该也爱对方的亲人。
三要尊重对方的爱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这是一种心理需要,也是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作为夫妻,必须尊重对方的爱好,尽量满足对方的心理需要并提供一切方便,而不要加以限制。
四是保留社交的自由。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要学习,要工作,自然会与同学、同事、朋友交往;而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往往离不开别人的帮助,所以社交活动有其十分重要的意义。夫妻之间要允许对方社交的自由,这不仅不会影响爱情的专一,还会因对方的尊重和信任,赢得更深的爱意。而那种不准爱人和别人交往、动辄醋意大发的做法,只会使爱人产生反感和厌恶,进而对家庭生活感到厌倦,从而给婚姻带来危机。
五是给对方自主的机会。每个人都希望按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办事,这是人的心理上需要自主的一种正常表现。夫妻双方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边,都要给对方这种自主表现的机会,让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那种一切惟我是从、限制对方自主表现的做法,不仅扼杀了对方的自主性,同时也扼杀了夫妻的和睦与婚姻的美满。
六是主动接受对方宣泄,给予包容。每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心里不痛快,需要向别人倾诉,以便将苦闷宣泄,从而求得心理的平衡。宣泄最理想的对象自然是自己的爱人。当对方情绪不好时,要主动倾听对方的宣泄,不要责备对方唠叨烦人,更不要责怪对方心胸狭窄。在一方心情不好时,另一方理解、同情、倾听宣泄,并给予劝慰和疏导,以让对方从矛盾和苦恼中得到解脱。
七是夫妻之间绝对忠诚。在夫妻关系中,双方的绝对忠诚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夫妻的相互忠诚,才会产生信任,使双方关系融洽,心情愉悦,身心健康,家庭和睦,精力充沛地去学习、工作,从而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而事业的成功将会进一步使夫妻的感情得到增强。因此,夫妻之间的相互忠诚,是夫妻和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虽然只有上面仅仅七条,但这是经过多年的总结。看似并不多,但是其实却很不容易真正做到那么全。其实,夫妻双方,一柔一刚,才能做到包容和平和;当一方过于急躁的时候,另一方更要耐心的忍让,慢慢的引导,这是何等的不容易啊!不过,这些都是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
应当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包括西方婚姻价值观的影响,当代中国家庭发生“婚外情”的情况司空见惯,一般来说,这与珍惜爱情、忠贞不渝是相悖的。赞同甚至鼓吹“婚外情”的人士认为,情欲、性欲是人的本能,人在婚外寻找性爱是本能的正常体现,用法律和道德来限制“婚外情”不仅限制了人的性自由,也是对人性的否定和压抑。这种看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它抽去了性的社会伦理的内涵,把人当做纯粹的“自然人”。人性是多种属性的总和,夫妻道德仍然主张,夫妻中如果有一方发生“婚外情”,另一方应当以理智的态度来对待,不可因对方的“背叛”而采取“以毒攻毒”,甚至是违法犯罪的过激行为。
——佚名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猜你喜欢
- 搜索
-
- 同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