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账号

二维码 微信扫描关注

处处留心皆学问——关于学习的演讲经典篇目

绿萝 2025-08-13 10:37 浏览

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是一本无形的教科书。如果你热爱生活,有崇高的理想,有勤奋好学的上进心,有强烈的革新与创造欲望,那么,你就会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注意从各方面吸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知识。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写过一首题为《八位顾问》的小诗,诗中说:“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告诉我。你若问他真姓名,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时、何地、何去,好像弟弟与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这首诗为我们如何获得学问、如何积累学问,开了一剂良方,依照这剂良方行事,对周围发生的事多留心、多观察、多发现、勤释疑、善分析,学问便能增长。

纵观古今中外,许多有成就的发明家、科学家和成功人士,无不是靠留心而获得独家灼见,萌发创新之念的。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这样评价自己:“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的观察能力方面,我可能在众人之上。”达尔文的儿子也曾这样说过父亲:“他具有一种捕捉例外情况的特殊能力……”。达尔文的成就,就是在于他一生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事物不放,去观察、去分析、去研究。他那著名的进化论,就是经历了5年的环球旅行,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大量的细心观察,广采博览,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综合探讨而完成的。

发明了蒸汽机的瓦特因为他看到茶壶盖在烧开后跳动这个现象后从而留心并且思考,引发了灵感。牛顿因为留心树上的苹果落地,从而发现了地球的万有引力。法拉第因为发现了电生磁、磁不生电的现象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鲁班砍柴时被长有一排小齿的茅草割破手指,他根据这一发现加以改良,继而发明了锯子。1767年的英国有一名工人一次偶然碰翻了妻子的纺织车,他发现虽然纺车倒了,但纺锤却垂直立地,仍在不停转动。于是,他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用一个纺轮带动,在一个框子里并排装几根纺锤,不就同时能纺出几根丝线来了吗?这位工人通过反复研究,终于发明出了世界第一部纺纱机,改写了世界纺织史。

所以说,机会只能是留给那些有心人的。那些对什么事都漫不经心、毫不在意、有疑不思的人,即使机会到了他的眼皮底下,他也一定不会抓住的。回顾历史上的科学发明史,我们会发现有这样一种现象:其实一些重大的发明,早就有人遇到过,但由于缺乏好奇心,没有见疑深思,所以,也就不可能创造什么发明成果。比如,轰动整个世界的金属铀的天然放射的发现,在贝克勒之前,已经有一位科学工作者发现,铀沥青矿和照相底片放在一起时,底片会自动成像。但这位科学工作者对这一新奇现象并没引起兴趣,也没去深入思考、研究。结果,铀的天然放射的发现拱手让给了后来的贝克勒。

19世纪中叶的俄国,有一位科学家被沙皇请去破一桩“奇案”。原来,官兵们发现彼得堡军需部发下来的大衣都没有扣子。官兵们觉得军需大臣不负责任,或者有贪污行为。此事越闹越大,直至闹到了沙皇那里。而军需大臣觉得很冤枉,因为在发大衣前,扣子都非常完整。所有人都不得其解,却找不出原因,军需大臣也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而这位科学家因为曾经在非常寒冷的冬天,无意中发现过用锡制成的器皿在室外变成了粉末。他非常好奇,又进行了多次试验,得到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因为锡具有和其他金属不同的物理特性,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的度数,其结晶体就会发生改变,从而变成了粉末。正因为这位科学家善于留心和用心,才揭开了这个谜团。后来,这位科学家受到了沙皇的嘉奖。

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就能从一些细小的地方、平常的事情中获得知识。日积月累,这些知识就如粒粒沙子堆成了小沙丘。当你遇到问题时,你从自己的积累中找出相关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有位学生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心,父亲修自行车、母亲做饭,他都喜欢凑上去看。有一次,母亲在杀鱼时,他蹲在一旁认真地看,边看边问母亲,知道了鱼都有什么内脏,哪些可以吃,哪里必须扔掉。当时,旁边有位同学还笑话他,说打听这些有什么用。没想到,不久后上自然课时,老师就出了这样一道题:鱼都有什么内脏?其他同学都傻了眼,而他却一一列了出来。结果,他是班里唯一得了满分的学生,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如果不是他对身边的每一点一滴的事情都留心,就不可能回答出这道题。因为这次的满分和表扬,让这位曾经有些自卑的学生自信心大增,成绩逐渐在班里名列前茅。

处处留心皆学问,也并不是要求每个人天天去东张西望,刻意去寻找什么,而是告诉人们要养成一种习惯,注意强化自己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客观事物的观察力,对平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怪异现象,予以更多的关注。世界上,许多求知欲望极强的人,除了向书本学习以外,从来不放松在生活中学习。他们懂得,生活是一本内容及其丰富的教科书,只要处处留心,一定能从中吸取大量营养。

——秦兆阳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关于学习

欢迎加我的微信号交流

搜索
同类文章
友情链接
关于 商务 项目 联系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云南守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9003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