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账号

二维码 微信扫描关注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关于党的演讲经典篇目

绿萝 2025-03-17 14:46 浏览

戊戌变法失败后,版图辽阔却孱弱多病的旧中国就像一个行进在黑暗中的巨人,被西方列强举起的屠刀一次次宰割。中国向何处去?有什么济世良方可以拯救这个迷茫的病人?这是那些率先觉醒的中国人考虑最多的问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社会大动荡的时代,是旧的封建制度崩溃、新的社会道路选择的时代。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作了各种尝试,进行了各种理论选择。《共产党宣言》及其所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传播进来并最终被确定为指导中国革命的思想武器的。

俄国十月革命的隆隆炮声,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那些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人顿时明白,救国救民的唯一办法就是走与俄国人相同的路。

李大钊正是这群先进的中国人中最杰出的代表,是他最早向国人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理论。1917年冬,李大钊应聘到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主任职务,他迅速在进步青年中开展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活动,在图书馆大量扩充马克思主义书籍,包括外文本的马克思主义原著。1918年,李大钊和陈独秀一起创办《每周评论》,在第16号发表了《共产党宣言》第二章的最后几段文字,包括十大纲领全文,标题是《共产党宣言》。

后来,在1919年5月和11月出版的《新青年》杂志上,李大钊又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文章的第五六部分介绍并摘译了《共产党宣言》的重要思想。该文在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起到了重大的启蒙作用。

现在我们已无从知晓,当李大钊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可以肯定的是,李大钊从《共产党宣言》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他在积极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的同时,也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将共产主义理论树立为心中最坚定的信仰。在国运衰弱、民族危亡之际,李大钊表现出的对真理不懈的追求,对信仰无比的坚定,其精神和气节令人赞叹!

李大钊曾经写下这样的句子:“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出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927年4月,李大钊被反动军阀逮捕入狱。面对酷刑,李大钊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始终保守着党的秘密,直至被反动派绞杀于京师看守所。临刑前,李大钊慷慨激昂地说:“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

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践行了对党的承诺,对信仰的忠贞。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关于党的

欢迎加我的微信号交流

搜索
同类文章
友情链接
关于 商务 项目 联系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云南守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9003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