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语音】17.5.1普通话的音节
绿萝 2025-04-06 16:25
浏览
次
以下是整理后的普通话语音课程内容,
按照逻辑结构分点呈现:
第五章 普通话的音节·第一讲
一、音节的一般结构
1.核心特征:
音节是听觉可区分的语音基本单位,
以元音为核心
(少数语言可能用浊辅音作核心)。
辅音通常依附于元音前后,起隔断作用
(如汉语中的声母/韵尾)。
2.组成规律:
多数语言中,元音作为音节的核心,
辅音围绕元音分布。
元音的持续性和清晰度使其易于分辨,
形成音节的“颗粒感”。
二、音节的划分方法
1.基本原则:
以元音片段数量为划分依据,
一个元音片段对应一个音节。
汉语中,一字一音节
(如“我去图书馆”含5个元音片段,
即5个音节)。
2.跨语言对比:
英语单词如“universe”
分解为5个元音片段(u-ni-ver-se),
对应5个音节。
例外情况需注意
(如辅音成音节,汉语中极少见)。
三、普通话音节的结构特点
1.基本构成:
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
韵母进一步分为韵头(介音)、
韵腹(核心元音)、韵尾。
2.八种结构模式:
模式1:声母 + 韵头 + 韵腹 + 韵尾 + 声调
例:xiù(秀)→ 声母x + 韵头i +
韵腹o(拼音省略为u) + 韵尾u + 去声
模式2:声母 + 韵腹 + 韵尾 + 声调
例:gāi(该)→ 声母g + 韵腹a
+ 韵尾i + 阴平
模式3:声母 + 韵头 + 韵腹 + 声调
例:xué(学)→ 声母x + 韵头ü +
韵腹e + 阳平
模式4:声母 + 韵腹 + 声调
例:tǎ(塔)→ 声母t + 韵腹a + 上声
模式5:零声母 + 韵头 + 韵腹 +
韵尾 + 声调
例:yán(盐)→ 零声母 + 韵头i +
韵腹a + 韵尾n + 阳平
模式6:零声母 + 韵头 + 韵腹 + 声调
例:wǒ(我)→ 零声母 + 韵头u
+ 韵腹o + 上声
模式7:零声母 + 韵腹 + 韵尾 + 声调
例:ǒu(偶)→ 零声母 + 韵腹o
+ 韵尾u + 上声
模式8:零声母 + 韵腹 + 声调
例:yù(玉)→ 零声母 + 韵腹ü + 去声
3.核心特点总结:
音素数量:最多4个音素(如“zhuàng”),
最少1个音素(如“ē”)。
必要成分:每个音节必须含韵腹和声调,
声母可为零声母。
元音核心:至少1个元音,最多3个
(如“xiào”含i、a、o)。
辅音位置:仅出现在音节开头(声母)
或末尾(韵尾),无复辅音。
自成音节:部分韵母可独立成音节
(如“a”“ai”,但“en”“weng”等除外)。
四、本讲回顾
1.音节结构:元音为核心,辅音为辅助。
2.划分标准:按元音片段数量划分,
汉语“一字一音节”。
3.普通话音节:8种结构模式,7大特点需掌握。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